第35页(1 / 2)

然而,陈默那小伙子做好事不留名,巡警也没问他叫什么名字,于是妹妹就这样欠了一个热心路人的大人情,心里实在不安,也很想感谢陈默,于是就拜托自己哥哥,替她走这一趟,等到以后丈夫修养好一点了,她再当面答谢。

梅旭东自然是愿意走这一趟的。

因为妹妹也不了解恩人情况,所以他一开始是先到出意外的现场,跟那边的店铺了解了一下,问到了莲香饭店里面。

陈默救人的场面震撼了很多人,他这一问,四周许多人都说起当时的情况,而其中莲香饭店的职工,对陈默最熟悉,说起他都是赞不绝口的。

梅旭东从他们的描述当中,已经看到了一位虽然不善言辞,但心地善良的青年。

饭店陆经理告诉他,陈默是海沙公社下沙大队的人,于是他第二天一大早,就带上小小的谢礼,从羊城驱车过来。

他怎么都没想到,来到下沙大队队委这边问路,会看到这样的一幕!

这生产大队的人,对陈默显然充满了恶意,而陆经理并没有跟他提过陈默在家里的情况,也就说明,陈默平时也没有告诉陆经理,自己在下沙大队,是这么一个处境。

为了稳妥起见,他也没有贸贸然就直接要主持公道,而是向大队长周海涛确认一下:陈默平时在下沙大队,到底有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

周海涛一头冷汗,如实交代。

听完之后,饶是梅旭东平日不轻易发火,现在也都被气笑了。

他过来替妹妹来答谢陈默,现在送礼都是虚的,替陈默解决在家乡被歧视的问题,这才是最实在的报恩!

于是,梅旭东二话不说,直接捎上周海涛和大队支书冯俊,来到了下沙大队的上一级管理——海沙公社。

临近过节,各级生产其实也都停了,大家都在准备过年,公社委员轮流值班,刚好支书也没在。

值班的干部抬头一看,也都被这大吉普吸引了注意力,再一看,下沙大队俩队委居然也在,一脸菜色地跟着两名军人下车了。

等那位战士道明来意之后,值班的干部脸色,也变得跟周海涛和冯俊差不多了,马上让人把公社支书江爱廉叫过来。

江爱廉在赶过来的路上,已经听说了事情,来到的时候,已经一头冷汗了。

在公社社委会这办的屋子里,梅旭东在等待的期间,也没坐下,背着手,站在墙上挂着的那幅“先进大集体”锦旗跟前。

锦旗上面还带着注释:提生产,讲文明,促团结,样样领先。

梅团长不坐,其他人自然也不敢坐,脸色发绿地站成一排。

“这锦旗,”在这令其他人煎熬的等待中,梅团长终于开口了,“听说海沙公社也拿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