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三国:佛系谋士,被曹操偷看书信> 第一百二十七章:别提宛城了,求求了,别提了!

第一百二十七章:别提宛城了,求求了,别提了!(1 / 6)

“兄长既然多喜看曹军之情,为何不去投奔曹操呢?虽然年纪尚浅,但兄长可先从徐州境内推举而入,随后徐徐得升,日后必然也会有一席之地。”

诸葛氏这两兄弟,如今都很年轻,但都因为战乱之故,早已经对世事颇为了解,并且家中迁徙,路途艰险,看透了人情冷暖,知道这汉末战乱已经到了何等地步。

诸葛亮更是少年老成,是以他们交谈起来,基本上和二十及冠之人无二。

听闻弟弟之言,诸葛亮犹豫了片刻。

才道:“曹操心中乃是霸道之路,但行仁义手段,真是令人捉摸不透,我不去曹地,便是因为摸不透他。”

“曹氏麾下,已有数名谋臣,早已没有诸葛氏一席之地,荀氏三杰已经牢牢占据主位,此后若是想要再去,须得二十年后方可。”

“到那时,天下大势将会再生变故,我还得等。”

诸葛亮淡然说道,年轻的他内心也十分清楚,现在可不是去许都的最好时机,他们诸葛氏已经没了当年的人脉背景。

这年头又不是如同此前一样公车来征辟入仕。

曹操唯才是举肯定是有代价的。

比如,他说谁有才,谁才是有才。

那就意味着推举上去的人肯定都是曹氏之人,他们会依附成群,外姓之人日后若是想要官位,想要擢升,那就必须是向曹氏低头。

这唯才是举暗藏的门道,诸葛家族看得通透,所以他们还是宁愿把鸡蛋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以求在这一场乱世之中,得以更好的生存下去。

乱世,对于大汉的所有人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筛子,自古以来已是如此。

“再等等吧,且多关注北方占据,若是曹袁之争落下帷幕,迟早乃是他们南下之事。”

那时的我,正值意气风发之年,会等到我的明主。

……

许都。

曹操大军北上而回,在宛城安排好了兵马部署之后,带着张绣的两万子弟兵,这些都是大汉旧将兵马,原本属于张济。

从西凉带来者居多,善于骑兵征战,年岁都在三十上下。

经验丰富,而膂力不弱。

并且他们有精良军备,懂得战阵,日后操练起来十分方便,这一点是很多新兵所不具备的。

曹操刚回来。

荀彧已经带着文武在许都大门之前,十里之外相迎。

其中,董承、杨彪,刘备等人皆在此列。

他们在听到宛城战报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绝不可能。

这边许都还在查探刺杀的消息,还在多方打听荀潇的情况,却没想到一转脸人家已经去宛城立功了。

曹氏的几个将军则是面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