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1 / 4)

“大爷啊,乘凉呢?”楚孑问候道。

乘凉的大爷朝他笑笑,“你是谁呀?”

“我是刘冰的同学,来这玩的,”楚孑回答道,“您挺喜欢小狗的啊?”

“喜欢……喜欢……”大爷点点头,“你们好好玩啊。”

说着,大爷就离开了。

楚孑又问候一旁的大妈,可也没说两句,大妈也说要回家做饭就走了。

一来二去,弄得楚孑还有点尴尬。

楚孑在影视作品里看各路农民都是话痨,但实际生活里却又不尽然,都说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音,每个农村的气质也都不太一样,可能这个村子里的人就都比较害羞。

也难怪了,刘冰他们一家三口话都不多,看上去在村里也没有太广的社交圈子,而他又是刘冰的同学,和这帮村民八竿子打不上关系,还在这探头探脑、问东问西,不怪村民们不愿意搭理他。

楚孑之前也和猫教授请教过不少次,想知道关于田野调查有什么要注意的。

猫教授的回答总是言简意赅,说最难的其实不是累或者辛苦,而是和不同文化、不同民族的人建立关系。

让他们能心甘情愿地,把自己的生活方式展现在你眼前,这才是社会学的学者们面临的最难的问题之一。

怪不得楚孑总听说一些社会学、民俗学的学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之后,都和调查对象变成了好朋友。

这条路,真是不好走啊。

楚孑也暂时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回到了刘家人乘凉的大树底下。

他决定先从身边人问起,之前看到刘父刘母也养了三只狗,于是问道:“您村子里养狗的人挺多的啊。”

刘父刘母都不好意思地笑笑:“是吗?”

“对啊,我没去过别的乡村,但是如果在城市里,三四家人里有一家养狗的就了不起了,”楚孑说道,“但您这边经常是一户就有两三只狗。”

刘父点点头:“是啊,三口人嘛,三只狗。”

“您这边养狗是按照人头算的?”楚孑感到有些惊讶,“每个人都要养一只狗吗?”

“是吧……”刘父也说不清楚,“总之就是祖祖辈辈都这么养的,我们就也照做了。”

楚孑默默将这件事记在了心里。

看来东发村对于养狗还真是有着不太一样的情感。

“老刘,刘嫂!”

楚孑这边还在想着事儿,只见一个皮肤黝黑的中年男人靠近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