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页(1 / 2)

“别啧了,那是英雄所见略同。”

李承乾再次翻了翻礼单,确定没什么遗漏后,才笑着道:“你做事孤很放心,孤就等着看结果好了!”

等着…看结果…好了

结果有什么好看的,无非就是季言之一系列的神操作,不知不觉间绝了西域诸国壮大的可能性。偏偏毫无察觉的西域诸国使者们还要对他感恩戴德,歌颂李世民这位天可汗,爱民如子。

李世民又被吹捧得飘飘然。没有长孙皇后上紧箍咒的李世民再也不复长孙皇后在时的雄才伟略,国事上虽说依然精明但家事嘛,真的真的挺让人觉得一言难尽的!

送走夹杂着舞伶乐人、僧侣儒生,队伍壮大了不少的西域诸国后,吐蕃土司松赞干布遂借口吐谷浑从中作梗,出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松州(今四川松潘),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

牛进达率领唐军先锋部队击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大惧,在唐将侯君集率领的唐军主力到达前,退出吐谷浑、党项、白兰羌,遣使谢罪,再次请婚,派大论薛禄东赞携黄金五千两及相等数量的其他珍宝来正式下聘礼。

金銮殿上的文武百官就松赞干布再一次求娶大唐公主之事,展开了热切的讨论。

一派表示当继续战,打得吐蕃嗷嗷叫唤,一派则表示应了和亲请求,换取二三十年的和平。

房玄龄和杜如晦站主站派,而长孙无忌一干文采则站主和、或者说和亲派!季言之本就因为先前坑西域诸国之事,起了浓浓的愤青之心,正暗搓搓的计划着再发挥一下才智,在努力向上好好做人的同时坑坑,不是,是帮助他人树立正常的人生观,如今听到文武百官就到底该不该和亲的问题将金銮殿变成了菜市场,季言之肚子里的坏水那是不断的往外冒。

“既然是吐蕃不敌我大唐将士,所以主动求和提出和亲,为何是我们嫁公主,而不是他们将公主嫁到大唐来。”

季言之凉凉的道:“小子不懂其中的道理。汉时公主和亲匈奴,是因为汉之初国力薄弱打不过匈奴,才不得不嫁公主以维持和平。怎么到了我大唐,明明是吐蕃惧怕我大唐将士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才不得不求和,明明该它吐蕃割地赔款,祈求我大唐隆恩浩荡不与他小小藩国计较,怎么一说到和亲就变成我大唐嫁公主了,胜利国却像战败国,也太过本末倒置了吧!”

季言之此言一出,可谓是惊世骇俗,但仔细琢磨,一点都没有毛病。就连从‘天可汗’美称中回过神的李世民也在顺着季言之给出的思路往下想……

对啊,明明是他们大唐将士将吐蕃吓得哭天喊娘,主动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