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页(1 / 2)

☆、第17章 君子终日乾乾

在场的三位大太监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少年入宫,经历太宗、仁宗、宣宗三朝,还都是旧相识,而且算是同学。宣宗时,改太监不得识字的祖制,在宫内设内书堂,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

金英曾在永乐末年,升任司礼监右监丞,后来在宣德帝有了太子之后,安排到东宫做管事牌子,不在司礼监任职,只是每隔几天都要把太子身边发生的事密报给陛下。现在太子作为重回高位的‘大太监’,他也回到了司礼监,只不过比王振低一头。

这就是郭守仁生气的原因。他作为管事牌子,管的只是乾清宫中的事情,而司礼监是十二监之一,是太监这一领域的尖端位置。

简单点说吧,管事牌子一次受贿500两,司礼监秉笔太监一次受贿1000两,管事牌子退休的时候是出宫去当一个富家翁,司礼监的退休之后去当南京守备太监。他原以为陛下能活到八十岁,那时候自己已经退休了,金英的地位不会高过咱家,可没想到,这混蛋家伙飞快的超过了咱家。

金英原本恨着郭守仁,现在恨着王振:“你们说王振这没骨气的家伙有什么好的,满宫的太监有谁是成年之后自己把自己送进宫的?为了这点子荣华富贵,连他们文人天天挂在嘴上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都顾不得了,呸,什么东西。大行皇帝偏偏喜欢他,太子爷,呃,咱们陛下也喜欢他,啧,也不知道那圣人之言都是说给谁听的。”

郭守仁不咸不淡的说:“文武群臣说给陛下听,陛下叫他们说给百姓听。”

老章信佛念佛还吃肉呢,为啥子?因为肉好吃!

陛下要是听什么圣人之言,还能废后?呵呵。爱德不爱色?可拉到吧!

章守义点头道:“就是的,依咱家说,您二位一起伺候陛下,平日里要多亲多近。”

这房子是他的地盘,旁边的善修端上来一个铜火锅,热腾腾的尽是些素菜,盖着盖子咕嘟咕嘟的煮着豆腐、白菜、海带、萝卜、地瓜、笋干、蘑菇、冬瓜、油豆腐、豆芽菜,虽然没有肉好吃,但好歹吃了暖和啊,调料碟里偷偷的搁点蚝油,也算见了荤腥。

承恩端着垫火锅用的铜盘子:“三位爷爷,这锅子煮的时间有点短,还没熟透。”他又接过惜福手里的托盘,奉上三碗黑乎乎的粥:“这是地黄芝麻山药碧粳米粥。”熟地黄,滋补,山药,滋补,芝麻,滋补。

金英笑嘻嘻的摸出一个荷包:“小东西真有眼力价,赏你了。”

三人呱唧呱唧吃了粥,这时候火锅中也飘出了地瓜的香气,承恩上前打开盖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