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页(1 / 2)

辽阔的大地被阡陌划分,田地被整整齐齐的切割,里面种满了青翠的禾苗。

水车在水流的冲击下咕噜噜转着,送出一股又一股的银色山泉。农舍成群结队的簇拥在一起,形成了村落。

人声鼎沸,炊烟袅袅,赤着脚的农民脊背朝天,辛勤劳作,以换得赖以生存的粮食。孩童还不知长大后需要承担的压力,正呼朋引伴,奔跑在湿软的陇亩上。

前面黄发垂髫的小童坐在壮硕的水牛背上,吹着一曲悠扬的曲调。

阮卿骑马执缰,望完四周,又将视线落回前面的小童身上,“还有多久。”

小童并不理他,依旧吹着自己的笛子。老牛慢吞吞走着,尾巴有一下没一下的摇晃着。

四周满是宁和安详,阮卿心中却未有半分平和,他又想到方才的事情,眉头皱的更紧了。

“你就是阮卿吧。”

“你如何知道我的名字?”

“我家先生说,今日有贵人要来,特命我来此等候。先生还说,骑骏马,穿锦衣的少年便是那个贵人。”

“你家先生奇了,他怎么知道我今日要来见他?”

“我家先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晓阴阳,这世间就没有他不知晓的事。如今相见,贵人便随我来吧。”

这个司马徽,是怎么知道他要来的?难道这世界上真有通晓万物的人?

阮卿想着,心里愈发沉重起来。

又行了不久,便到一处竹林,郁郁葱葱,竹影叠叠,其中鹿蹊蜿蜒,曲径通幽。

再行了几步,便见豁然开朗,一处庄园映入眼帘。

阮卿将马拴在门口,小童前去敲门。

阮卿仰头看着森森的门庭,心中渐渐涌起一种异样的感觉,身上每寸肌肤都在叫嚣,想要逃离这里。

如今他已知晓,这些曾经让他感到颤栗的感觉,是不可抗拒的天道的痕迹,虽然细微,但足以使人畏惧。

他的目光变得深沉起来。和他料的不错。最后一本《太平要术》果真藏在这里。

早在临海时他就在怀疑,也许最后一本治世卷在司马徽手里。

毕竟,蛊尸的事只被记载在《太平要术》里。而这件事,又与司马徽有了牵扯。

还有,后世都传诸葛亮有经天纬地之才。可与堪称鬼谋的郭嘉相比,诸葛亮真正出彩的是他的治国之策。如果治世卷被司马徽掌握,又教传了诸葛亮,这样就说得过去了。

门被打开,里面一人探出头来,瞧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