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1 / 2)

此时的熹嫔娘娘诚心期盼着:皇上看到弘历小小年纪聪慧过人,对弘历会更加喜爱。

第32章 笃学不倦

观德后殿的宣华阁书房中,一国天子此时像普通百姓家中的严父一样,只见皇上端坐在紫檀木书桌后,板着一张冷峻肃穆的脸,看着前面一排从高到矮直挺挺站立的阿哥们,三公主则窝在圈椅里也努力端正着自己娇嘟嘟的小脸。

“弘晖,你来解释下《大学》中的‘三纲’要义。”书房内静默了片刻,皇上首先把大儿子拎出来考问。

九岁的弘晖在一群小萝卜头中简直是卓逸不群,小小少年长身玉立,尚显青涩稚气的脸上有几分相似皇上,更多的是像皇后娘娘的面容,神清骨秀,端凝秀雅。

少年独有的朝气悦耳的声音响起:“三纲乃是《大学》所要教化世人的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思是皇帝治理天下要去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质,让这样的美好品德恩泽所有的百姓,从而使人人都达到至善的境界。”

皇上神色平淡,只眼中满是欣慰欢喜,他敛容正色道:“弘晖说得不错,你们其余几个都好好向哥哥学习。”

话落,皇上看向五个孩子,细细观察他们此刻的表情。接着说道:“《大学》中还教诲我们:格物致知,然后诚其意,正其心。你们在学习中要不断检验自己的学养,补齐自身不足,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克己复礼,修身养性,这样才能达到完美至臻的境界。”

一番谆谆教导的话,除了弘晖听得一脸儒慕崇拜,小弘历低垂着头不知表情如何,其他三位小阿哥都是云里雾里,只能愣头愣脑地点点头。

“弘时,你来背诵《中庸》里哀公问政的内容。”皇上对于三儿子还是了解的,只让他诵读一段内容。

弘时立即摇头晃脑道:“仁者,人也…尊贤之等…思修身,不可禘,不可禘以不事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一时半刻后,呼呼……弘时长长吁了一口气,白嫩灵动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他真的好不容易啊,能背诵完全哀公问政的内容。

皇上看着三儿子一双活溜溜的大眼睛,显得那么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他的眉头越皱越紧,才几百字的文章就念得磕磕绊绊,这要是他小时候,准是被皇阿玛骂得没脸见人。

他深吸口气,默念了一句心经,抬手端起桌旁放着的粉彩瓜蝶纹茶盅,徐徐拨了下茶盖,啜了口茶水。

底下站着的弘时这才意识到屋内气氛的凝滞,他小心翼翼地仰头看了眼皇阿玛,蓦地和皇阿玛幽深的眼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