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1 / 2)

太后想了想,抬手往后在自己的鬓边摸索着摘下纯金鸾凤衔万字缀珠发钗,向前倾身把它簪在了顺嫔的髻后,浅笑道:“这支金发钗,是当年哀家被封为德妃时,先帝赏赐的,哀家今日慷先帝之慨,将这恩典送给你。”

舒舒只觉得眼中一道金光闪过,还未看清是何珍物,就被太后娘娘的话语惊诧到,她连忙站起身施了一礼,谦恭无比道:“太后娘娘所赐之物原不应推辞,但这支发钗太过贵重了,臣妾不敢承受这份福气。”

太后一径笑道:“你放心戴着,这支发钗还不算贵重,哀家就等着你生下一个健壮伶俐的孙儿,不管是小皇子还是小公主,哀家都已经备好更多的宝物送给你。”

“嗯,臣妾多谢太后娘娘。”舒舒乖乖地点点头,欣然接受了这份贵重的恩典。

太后满意地露出笑容,语意柔缓得如同暖暖的春风:“你怀着身孕辛苦了,就先回宫歇息去吧。”她转头看向徐姑姑:“你陪着顺嫔,替哀家送她回启祥宫。”

徐姑姑立即应声道:“是,太后娘娘。”话落,她恭敬地走到顺嫔身边,伸出一只手虚扶着顺嫔的手臂,另一只手在顺嫔的背后作出护卫的姿态,她脸上扬起温和的笑意:“顺嫔娘娘,请。”

“嗯呢,劳烦徐姑姑了。”舒舒轻快地说道,漂亮澄澈的大眼睛弯着月牙儿,声音娇娇甜甜,让人如沐清风。

殿中余下的妃嫔们目送着徐姑姑亦步亦趋跟着顺嫔身后,虚扶着顺嫔款款走出去的身影,都不知不觉地呈现出一副气哼哼的样子,眼里都快要冒出火星了。

直到宝座上传来一道沁寒如霜的声音:“你们不必说哀家有失偏颇,对顺嫔另眼相待,也无须忌恨顺嫔,顺嫔如今身子金贵,她为人又一向安分守己,哀家才格外看重她几分。”

众妃嫔闻言,立即收敛起自己不豫的脸色,端正态度低垂着首,聆听太后娘娘的训诫。

太后面色肃然,声音威严凌厉道:“如今皇后未归,六宫无主,皇帝登基不过二年,前朝新政初定,你们更要恪守宫规,安常守分,勿再发生龃龉纷争,把后宫弄得乌烟瘴气,惹皇帝烦心,你们记住皇帝去后宫只为散心,不是给你们断官司的。”

太后娘娘话音刚落,众妃嫔都忙站起身,连贵妃都不再漫不经心,众妃嫔一脸郑重地齐齐回道:“太后娘娘的训诫,字字珠玑,发人深省,臣妾(妾身)必谨遵太后娘娘的谆谆教诲。”

“嗯,望各位记于心慎于行。”太后顿了顿,森然的面容倏然间冁然而笑,她神色温和道:“过几日万寿节就要到来了,汉人讲究过九不过十,皇帝今年刚好逢二十九,去岁只简单办了家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