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页(1 / 2)

不过舒舒高兴得太早了,接下来柔和的丝竹声暂歇,转而戏楼四周响起一段气势恢弘、雍容华美的雅乐声,就见随着乐声,此刻戏台上里层的大红色帷幕方才被徐徐拉开。

须臾后,出现在众人眼前的,是大唐盛世的繁荣景象,原来第一幕表演的是唐僧奉唐太宗去西天取经圣旨的仪式过程,在庄严肃穆的宫殿上,笑容和煦的唐太宗亲自给玄奘法师送上了袈裟和禅杖,并且还为他赐名“唐三藏”。

其实在真实历史上,唐玄奘只身赴天竺取经的行为,根本没有得到过唐太宗的批准,他是偷偷非法出境的。而《昇平宝筏》中的唐玄奘奉帝君旨意的场景,是升平署的官员特意编造的。

升平署为了迎合康熙帝的口味,把唐太宗美化成一个纡尊降贵、忧国爱民的明君,在美化歌颂唐太宗的同时,亦是在赞誉当时的康熙帝,是可以比肩唐太宗,甚至超过唐太宗功绩的千古一帝。

舒舒看着戏台上,“唐僧”和“唐太宗”在诚挚深切地互诉衷肠,两人还当场称兄道弟,充满感情地呼唤着“御弟”“陛下”,这些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场面实在是令舒舒……

舒舒内心呵呵,想着不演《西游记》中美猴王大闹天空的精彩绝伦场景,那至少表演个齐天大圣把那些妖魔鬼怪打得落花流水的场景吧。

虽然这些演员们扮相十分俊美,道具也很华丽,唱腔亦是一流,但台上“唐僧”和“唐太宗”惜惜道别的不舍场面确实是很无聊啊。

舒舒无精打采地晃了晃头,恰巧不经意间瞥见旁边熹妃的表情,只见熹妃正两眼痴痴地凝望着台上的表演,一副被“唐太宗演绎的君臣之情”感动地无以复加的表情,舒舒甚至在熹妃的眼睛里看到一丝晶莹的泪花闪现。

再看看其他人,一个个都是非常专注的样子,就连太后娘娘怀里的小悠悠,也瞪圆了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眨不眨地注目着台上的表演,她藕芽似的胖指头,还随着戏曲声的节奏,“哒哒”地敲打在太后娘娘搂着她的胳膊上。

见女儿认真沉迷的样子,舒舒不由好笑地想着:小悠悠你才刚满半岁啊,你听得懂看得懂吗?她微不可察地摇了摇头,心里又接着感叹道:看来小悠悠和她皇玛嬷一样,也是个戏迷啊!

这场戏中,还有一个人跟舒舒一样,是兴味索然的。皇上心不在焉地想着:看这无聊的戏曲表演,还不如回去批阅奏折,抓紧时间做正经事。他这般想着,继而假装漫不经心的,转头梭巡着舒舒的身影。

偏巧,皇上才转头看舒舒,就捕捉到舒舒望向他的视线,舒舒和万岁爷的眼神对视上,她愣了一会儿,随即落落大方地对着万岁爷,扬起一抹粲然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