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1 / 2)

听着贾赦全盘否定了自己,贾瑚有些恹恹的趴在贾赦肩膀上,眼眶红红的,像只兔子。

“瑚儿,你别看咱们家现在花团锦簇,实则烈火烹油,咱们家传了三代,三代都是国公,换了哪个皇帝能不忌惮?我这一回来,皇上就迫不及待的将我留了下来,看似信任我,实则是防备我。”

其实皇上这样的态度也是有原因的,贾赦前二十年都是个纨绔子弟,自从他祖母故去,他去金陵守孝,回来半年又要给父亲守孝,他在京城沉寂下来,皇上怕是早就不记得他是谁了。

直到他去了战场,名声鹊起。

他的崛起对于皇上而言,是很突然的,还不知道皇上心里如何阴谋论。

父亲临终前告诉他,皇上早就有解决四王八公的想法,四王八公抱团的势力,皇上如何能容忍得下?四王八公里,也只有一直作为皇家心腹的北静王府还保留着王爵,其他府里早就名存实亡。

荣国公府两代积累的人脉,皇上已经很忌惮,若他只是个纨绔,便也罢了,偏偏他爬了起来,还让整个镇北军拥戴他,几乎到了只知道大将军贾赦,而不知皇帝的地步。

皇上能容得下他,已经很不易了。

他这个国公爵位皇上是不得已才恢复的,但凡有一丝可能,皇上都不会恢复他的爵位。

荣国公府三代都是国公,整个京城没有哪个勋贵世家有这般殊荣。

面圣时,他虽然顺势上交兵符,但谁也不知道皇上到底是怎么想的。

贾赦很快意识到,自己不知不觉跟儿子说得太多了,话锋忽然一转,“瑚儿,你现在还觉得难受吗?”

贾瑚虽然聪敏,但对于官场上这些弯弯绕绕,还是不太懂,刚想说什么,就听父亲问他的话,注意力顿时转移,“儿子好多了。”

“那就好。”话音落下,才意识到,不知不觉间已经回到了东院。

先送了儿子回屋,贾赦命人去请太医。

贾瑚皱起眉,“儿子没什么大碍,不用劳动太医过来吧?”

“原就是要请太医给你看看的,不必惊慌。”贾赦宽慰道。

贾瑚还想说什么,但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今天回来的路上,他受到了太大的冲击,这会儿还没完全回神呢。

没多久,跟荣国府相熟的李太医来了,给贾瑚诊完脉,便道,“国公可否借一步说话?”

贾赦闻言,请李太医跟他去了书房。

“老太医跟咱们家也是数十年的交情,有什么话不妨直言。”贾赦请李太医坐下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