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2 / 2)

治水,最后落了个孤独终老的结局;也有人痛骂她不守妇道,妻不以夫纲。 在众多声音中,最响亮的,竟是最后一条。 其实祁牧野对最后一种声音最为不耻。作为新时代女性,妻以夫纲这样腐朽的三纲五常早已被时代摒弃。但同时,她又有些好奇,年轻时候的许朝歌,确实优秀得无可挑剔,能被她看上的男人,为什么最后又莫名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中? 简单收拾了一下,祁牧野就准备出发了。其实说实在的,她对许朝歌这个人并不太了解,关于她的记录也就史书上那寥寥几笔,唯一知道的几点都是在网上偶然刷到的。但因为她那条大运河对尹江市的贡献,祖祖辈辈靠大运河吃饭的祁家也就对许朝歌这人略知一二。 “祁工,今天打算去哪里玩?”一同出门的小张问道。 祁牧野打开导航,随口回答道:“去趟博物馆。去年不是出土了一处墓葬嘛,趁今天有空,去看看。” “您这对历史的喜欢程度,做工程真是可惜了。” 祁牧野淡笑着:“工作和爱好还是要分开的。” 工作日的缘由,博物馆人并不多,祁牧野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停车位,在网上买了门票,跟着导航走进场馆。 进门处便是对墓主人的生平介绍。从一个乡野丫头,到尹江的商贩老板,再到大铭王朝史上第一个女官,最后落得隐姓埋名孤独终老的结局。 整篇介绍的篇幅很短。因为主墓室还未开掘,博物馆陈列的都是外室已经出土且经过考古论证的物品。对墓主人的辨别也是通过出土的墓志铭加上仅有的一些史料加以论证。 按理说,依照许朝歌的生平功绩,史书上少说也要单独列一段介绍。可奇怪的是,包括正史野史,对于许朝歌这个人都是一笔带过,鲜少提起。对于祁牧野这样的历史爱好者来说,这般反常的迹象,反倒是勾起了她浓烈的探索欲。 馆内只有零落的几人,对着玻璃罩内的文物打量一番,拍几张照片,便跟做任务一般转身走向另一处。 陈列的大多是一些珠宝玉石,古玩器具,还有一些墓主人收藏的水利书籍,开凿大运河所用的工具装备。目光所及之处,无不赞叹其做工的精致,规模的奢华。 这大概就是考古的意义。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都只是一家之言。人难免会带有一些主观情绪,难以对一些历史人物作出客观的评价。但是经过对出土文物的考古工作,结合史料的记载,往往更能公正地还原历史的真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