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 / 2)

件衣裳来自许朝歌。 “阿娘,你不用担心孩儿,今日孩儿与几位兄弟都收到了许大人买的衣裳,暖和得很,手脚都暖了。别听许大人看着冷漠,我们几个不过是忍不住抖了一阵,她便看在眼里,不声不响地给我们买了新衣裳,她自己倒是穿着单薄的衣裳。不过好在有她的郎君为她捂手,这个冬天我们都不会冷。阿娘身体可还好?下雨时腿脚还轻便吗?大哥嫂嫂可还好?孩儿不孝,未能在阿娘面前服侍。侄女可还乖,识字了吗?许大人听闻我有个侄女到了识字的年龄,送了我一本字林,我将它一起送过来。阿娘,天冷记得添衣,等运河修好,孩儿就能回到你身边尽孝了。” 按照时间,这是黑惊给母亲的最后第二封书信,最后一封给自己的母亲带来他要去前线打仗的消息。那时候运河已经建好,他甚至都没有机会回家一趟,只能通过木简告知母亲他的去向。 此后便再也没有黑惊的书信。 或许,并不是母亲未能给黑惊回信,依天下母亲的爱子之心,即便是不识字,她也会拿着木块,一个个拜托过去,就为给自己的孩子带去来自母亲的关心,让他按时吃饭,注意休息,记得添衣。 母亲的回信该是被黑惊贴身带着,永远地留在了前线。 一个人死后,总是想将自己平生最珍爱的东西带着陪伴左右。黑惊的那一封封真挚的书信,大概是母亲最珍视的东西。 即便到了九泉之下,她仍不忘爱着自己的孩子。 祁牧野按下车窗,吹着冷风揩下眼角的热泪。这大概就是许朝歌坚持的意义吧?纵使被权贵百般抹黑,仍会有人因她的善良为她发声。 这大概就是人们所说好心有好报。许朝歌因为一直坚持心中的道义,因为她随手的一个善举,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开始重新认识这个饱受争议的女子。 因为黑惊的书信,学者们开始重新研究许朝歌,也逐渐开始怀疑史料的真实性,甚至,开始疑惑许朝歌为何会有这般豪华的陪葬品?毕竟据史料记载,自从开始开凿大运河,许朝歌就开始贪污受贿,私吞工程款,可她当时连给自己多添一件衣服的钱都没有。 也有评论说她那是作秀,就是为了洗白她贪污的罪行。但若在大众面前这样洗白尚且说得过去,许朝歌的赠衣之举只是出于私人的情感,史料根本没有这样的记载,若不是这处墓葬被意外发现,没人会发现这件事。许朝歌她也是一个普通的女子,她无法预料到千年后的事情,也无法强制黑惊在给娘亲的书信中写下她的这一举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