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2 / 2)

之后的百姓都过成如此,那之前岂非更没活路?!

她当即就取出机械鸟放了出去,如今这东西经过她的改造,不仅能监控还能自行收集消息。

曲葳看出她心情不好,当即伸手牵住她:“别急着生气,说不定另有隐情呢?”

方淮“嗯”了一声,难得出门,也不想就此扫兴。

两人随后在城中闲逛起来,除了一些少见的当地特色之外,这宁城里也确实没什么能够吸引二人目光的东西。于是她们随手买了些东西做纪念,便寻了家食肆,打算尝尝当地美食。另外酒铺食肆这种地方,本来就是鱼龙混杂,消息灵便的地方,也能顺便听听消息。

很快,两人点的当地特色美食就上了桌,同时各种各样的消息也传入了两人耳中。等一餐饭吃完,两人却都有些意外,因为从食客们的只言片语中得知,当地官员竟还不错?!

这就很出乎两人意料了,于是在食肆老板来收拾桌子时,方淮便打听道:“我与夫人初来贵地,见这城中乞丐众多,还以为当地官员横征暴敛所致。可方才听隔壁食客所言,此地的官府竟还不错?那在朝廷减税的情况下,怎么还有这么多百姓流离失所?”

这话一出,食肆老板便奇怪的看了她一眼。一开始还以为她是什么大官来微服私访的,可再看她与夫人的年纪,又觉得这“大官”未免太过年轻,便只当她是单纯的好奇了。

于是趁着收拾桌子的功夫,老板便随口回了她一句:“新来的县老爷不太管事,但也没有欺压百姓,这就很不错了,你还想怎的?再说减税,减的也是田税,跟我们有什么关系?”说着端起碗就走,末了还回头来了句:“你看我像是有田的人吗?”

方淮没来得及反应,旁边桌的人就笑了起来,还打趣道:“老刘你有这食铺,可比有田的好多了。种田的人吃不饱穿不暖,你可不一样,旱涝保收的。”

曲葳听出些问题,仔细想了想,过往几年也没看到过宁城报灾的奏疏。

她给方淮使了个眼色,方淮便问道:“怎么说?宁城这两年有灾?我怎么没听说过?”

隔壁桌的人倒也不认生,很快和她搭起话来。却见他摆了摆手,一脸的一言难尽:“不好说,不好说。要说受灾,好像也还没有,就是这几年风不调雨不顺,该下雨的时候不下,不该下的时候下个不停,庄稼都长不好。朝廷减免了些田税是好事,可还有丁税杂税和劳役。再说有田的总归是少数,许多人都是租的田,种出来的粮食交完税再交完租,就什么都没剩了,可不得当乞丐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