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节(2 / 4)

她细数过鼓声的节奏,问他有什么含义,他说:“人有七情六欲,你知道是哪七情哪六欲吗?”

“我不管书里怎么记载,在我这里就是现在。”

人……从……众,钟婧意识都变得模糊,眼前看到无数个尹迦丞,每一个他都在打鼓,鼓声震耳欲聋,鼓都快要被撞碎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体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钟婧怀疑自己的喉咙里装了一把小提琴,他每击一次鼓,便会有忽长忽短灵动飘扬的琴调与之呼应。

扬起的、尖细的音一般都短,不带尾音,声音发出来,连带着整个身子都是一激灵;低沉的、粗重的音一般持续数秒,带着吐气声或者尾音打转,又像是她在发力,四肢百骸都跟着扭动。

最后是鼓声和小提琴的合奏,击鼓越来越快,小提琴也越拉越快,鼓声密集响亮,小提琴音一声比一声高扬,一声连着一声,琴声悠扬婉转,音调最高的那几声,仿佛琴弦下一秒就要被拉断了。

可她没断,她还在继续奏乐,而且琴声越发没有章法,自成一派。

她演奏的不是曲子,是她自己。

眼睛睁不开,鼻腔被满室浓香充裕,只有耳朵能感知到这个世界。

琴声和鼓声要听音调和响度,音调由声音的频率决定,声音的频率等于击鼓的频率,频率越快音调就越高;响度由声源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