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2 / 2)

韩良先前的盛气凌人早已不复存在,眉宇间含着愁绪,竟有些忧国忧民之态。

杜衡咂了咂嘴:“小公爷,读书为明理,您心里知道就好了。”

“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韩良睁开眼睛,眼神中带着疲惫,“父亲的教导我时刻记在心中,只是每日要装出这等跋扈姿态,终究是累得慌。”

韩斯是先帝旧部,自然效忠于先帝,先帝属意李承霖,这是众人都知晓的事情,更何况,先帝曾私下召见韩斯,将李承霖托付给他,他自然尽忠职守。

十八年前,北姜国屡屡犯边,边疆百姓不堪其扰,先帝便派韩斯前去处理此事。

没想到北姜国迂回避战,他进则北姜退,他撤则北姜又卷土重来,如此再三,甚是恼人,本是一两个月便能摆平的小战,却足足花费了三年时间。

待他得胜回朝,却发现帝后薨逝,朝中早已换了天地。

先帝驾崩,本该由太女殿下继位,不曾想却是早已封地在外的燕王登基,原先的皇太女则成了长公主。

他回想起来,终于明白为何他打了三年的仗,朝中却无人过问;终于明白他为何陷入敌方的陷阱,差点没能活着回来……

韩斯不在朝中的这三年,兵权早已一分为三,新人接替了旧人,唯有三年前带去边疆的几万兵士尚可差遣。

他知晓中了圈套,却也无可奈何,除了暗自感叹“居心叵测,毫无遮掩”外,再无其他。

新帝忌惮他,他是知道的,只能渐渐敛了锋芒,并教导韩良,要他善刀而藏之,再另寻机会。

韩良是韩斯的独子,父子一心,韩良自然懂得他的良苦用心,便装出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为的便是让李承贺少些猜忌,但他心里却时刻记住韩斯的嘱咐:“将来若有变故,你只需记住,唯长公主马首是瞻。”

韩良从床上起身,打了个呵欠:“罢了,这么多年都演过来了,还差这一时半刻吗?”

第十六章

二月草长莺飞,万千举子集于京城,参加会试。

会试由礼部在贡院举行,由翰林院主考。

江辞排着队,等候着进入贡院。她一边数着队伍的人头数,一边不停地往院墙上看去。

进入贡院前须得搜查行李和验明正身,经此细致检查,江辞一定会露馅。

所幸她已提前想好对策。

据东越史书记载,景越十年甲戌科会试,贡院起火,时间情况紧急,来不及传唤官兵,礼部便派了一半官员前去扑火,剩下的一半官员继续对考生进行检查,却因为人手不够,不得不草草了事,只过了眼长相,略微翻查了行李,没有大问题便放考生通行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