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2 / 2)

简单的会面,简单的几句话,说完就散,早已是母子会面常态。

中宗帝离开时,脚步轻松,显是很满意此番表现,他说了微服出宫只是体查民情,回来腰间少了玉珏,是丢了,不是交给谁当信物,而今东西找了回来,证明他没说谎,谁再疑心不仅仅是小气,政治素养都存在问题。

显然,他觉得自己赢了一局。

因为东西虽然找了回来,证明‘他没说谎’,但外臣,他是真的联络了啊。

宫门外,冯太监看着中宗帝轻快离开的背影,摇了摇头。

重要的从来都不是东西本身,太后想知道的,是这个东西都到过哪里,经过谁的手。圣人从小养在深宫,未被允许结交大臣,而今登基,认识的能有几个,又能有多深?胆敢悄悄结交联络的,必有反她之心,这些人一共有几个,是否结成了网络,未来朝堂该当如何应对,怎么提防……

东西最后在哪里从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一路走来的过程。

圣人乖顺了那么久,终于登基,怎么可能没想法?有想法,就会有行动,这一点根本不必怀疑,怎么自证都没有用。

武十三郎抓准了这个点,早早盯上玉珏下落,自己不插手,顶多推动危险境况,就看着它怎么挪,怎么脱离开内府视线,都曾经到过哪里,谁为了它着急上火甚至聚会密谋……

名单,已于一个时辰前,递交到太后案头。

甚至最后不亲手拿到这玉珏,非是能力不足,十三郎故意放这玉珏回到圣人手里,就是为了让圣人自证,且以为成功……对太后的提防就会小,没有打草惊蛇,日后太后收拾这些勾连的人,更为神不知鬼不觉。

而武十三郎借着让出玉珏的机会,顺便在长安街头破了个案,为太后解决了看不顺眼的丑八怪李闲,乐康王府的问题……太后满意,十三郎还给出李骞一份人情。

一石数鸟,一劳多得。

这一局,到底是谁赢了呢?

长安街头。

武垣踩着李闲的脸,远远看到了自宫中而来,传旨太监的队伍。

命案发生,真相固然重要,但能不能惩治凶犯,更为重要。真相,只要主官有能力,想查,就一定能查得清,惩治凶犯,却不得不被法理人情,朝廷风向等等外因制约。

他想做的事,当然里里外外都得痛快!

李闲还在挣扎,想方设法劝服武垣放开他,却没了机会。

“圣旨到——”

别的不需要,一句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就足够让人心振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