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1 / 2)

校长没有多作犹豫,就表态道:“这件事不用担心,我可以帮忙。赵安晴同学曾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就一辈子是我们的学生。这么优秀的学生,我身为校长,是绝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因为出不起学费而辍学的。”

“你爸妈不肯出,我替你出。”

班主任也说道:“对,安晴,我也可以出一分力。”

安晴委婉拒绝了他们的好意:“校长,陈老师,你们的好意我实在是感激不尽,但是你们在我入学市一中的时候已经帮了我很多。要不是有你们,我的命运就无法因为就读市一中而改变,你们已是我生命中大大的贵人。”

“不过读大学的事,请你们相信我,我可以自己搞定,就不必一而再、再而三地麻烦你们了。这几年在市一中,我每个学期都拿到了五千块的一等奖学金,这些钱我没有花完,还存下了一万块,够付第一学年的学费、住宿费、教材费之类的。至于生活费,我可以凭借大学录取通知书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国家是很重视教育的,给予了公办院校相当大的补助。因此很多大学都有绿色通道,只要学生拿着录取通知书前来报到,哪怕他身上一分钱都没有,也可以特事特办,先入学再说。除了国家助学贷款,有的学校还设有各种名目的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能确保家境贫困的学生不会因为钱的原因辍学。

班主任心疼地道:“只是这样的话,你的压力会很大。”

安晴笑道:“能就读心仪的大学,能靠着读书改变原本贫困的生活,已是大大的幸事,谈何压力?何况这压力,也可以转化为动力。高中三年,若不是有生活费的压力在,我也不会学习这么刻苦,每个学期都夺得一等奖学金。”

校长赞许地点了点头:“有志气!这样吧,你先申请着国家助学贷款这些,但是如果你在大学期间遇到任何经济上的困难的话,千万不要犹豫,只管来找我们。”

安晴感激地道:“谢谢校长,我记下了。”

没有血缘关系的校长和班主任,对她的关心却是远胜过亲生父母。这实在是讽刺啊。

一周之后,无数人翘首期盼着的高考成绩终于揭晓。

市一中和小镇初中都兴奋地拉起了横幅——“热烈祝贺本校赵安晴同学获得理科市状元的好成绩!”

安晴的高考成绩不仅能稳进京大、华大,而且还是市状元!安晴从电话里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一时间也有些恍惚。这可太棒了,超过了她的预期!

市里的几家报社闻讯都来采访安晴,对她家境贫寒却一路拼搏的励志经历十分感兴趣。那几日,报纸上铺天盖地的都是她的报道。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喜讯,市教育局感动于她这一路求学的不容易,特意拨了一万块,作为“状元奖学金”发放给她!

这真是及时雨啊。这下安晴手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