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好友> 第290章

第290章(1 / 2)

相是虚妄。大乘佛法以十喻解释相之虚妄:如幻、如阳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空谷响、如海市蜃楼,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

这世间是否真的虚妄不实。荀靖之曾经不满于道门修得逍遥超脱的修行,所谓心如枯木,大道无情……那时他觉得世间充满了痛苦,有如苦海,有如火宅,他想救更多的人——可是真的可能吗?逍遥,是不是当自己能够抽身离去时,就抽身离去,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若是人人都修得小乘佛法,自己度脱自己,那所有人总有一天都会离开这堪忍世间。他只救下自己,让自己先离开这世间,这是否就够了——不必回头看其他人,他一个人本来也就无力与一个世间对抗。

可是他不想修道,无论是佛法还是道法,他都不想修了。他做不到无情,他放不下一位故人。

第五岐……他的好友名叫第五岐,小名佛子。

如今他渐渐远离了道门。他在佛门中寻求佛子的痕迹,在经卷中隔着时空怀念佛子的目光,猜想佛子年少时如何读出他指尖下的经文。六如比丘尼曾说修佛法有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荀靖之向她问六度修行之道,已问过布施、持戒,今日问“忍辱”。

荀靖之问六如比丘尼,为何忍辱在布施、持戒之后,六如比丘尼答忍辱在精进之前:

忍辱乃是六度的中心。一个人可以做到布施了别人,并且认真持戒,修行佛门戒律,从不松懈,可是他依旧可能没有放下“我”,他还很傲慢。他无法忍辱——辱不仅仅意味着辱骂,任何不顺都能算作是辱,唾骂是辱、老痛苦病也是辱——当他遇到不顺,他就生恨了,就又有执着于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了,他放不下。

因此,忍辱之后,才能精进。修大乘佛法者,须进入无生法忍境地,不过忍辱之关,不能得菩萨之心。

六如比丘尼离开后,荀靖之坐在屋檐下又坐了片刻,仔细想着“忍辱”这个词。不知道为什么,他又想起了柏中水,或许因为他长得太像佛子了,他在意他。

柏中水拿马鞭打了录公的侄孙卢雅。卢雅说柏中水不知羞耻,以色侍人,向一个半老徐娘出卖色相。崔琬和柏中水下棋时,曾向柏中水提起这件事,柏中水没有避而不谈,对崔琬说了自己的想法。

崔琬向荀靖之转述了柏中水的回答,柏中水说:“如果一个男子受到年轻女子的爱慕,会十分骄傲;那么一个女子受到年轻男子的爱慕,也同样应该骄傲,她应当受到众人的羡慕。我不以为我对长公主殿下的爱是耻辱。我可以忍受别人对我的唾骂,但是我不希望有人侮辱长公主殿下。”

柏中水说的话多么动听,他说自己甘愿为长公主殿下忍辱。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是傲慢还是谦卑而可以忍辱?荀靖之将他看作第五岐的影子,而他本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