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 榜样的力量(1 / 5)

刘尚深知,寥寥几句话的疗效并不持久,所以下午的时候,带陈婉清去了酒店。

陈婉清并不知道目的地,当坐着刘尚的车来到酒店门口,她表情变得纠结紧张起来。

刘尚熄火后说:

“我带你去见一位重量级演员。”

“嗯?”

刘尚解释了一句:

“有一位演员今晚下榻这家酒店,刚好我认识的一家报社记者约到了专访,我就要求带上你一起来旁听,如果对方看你有眼缘,没准专访结束后,还能跟你聊几句。”

听到这话,陈婉清露出期待的神情,她眨眨眼睛问:

“是谁呀?”

刘尚故作神秘:

“到那你就知道了。”

从停车场坐电梯上楼的间隙,刘尚问陈婉清:

“看过《兰心大剧院》这部电影吗?”

陈婉清摇摇头,她甚至都没听说过。

刘尚告诉陈婉清:

“这个电影改编自虹影的小说《上海之死》及横光利一小说《上海》,讲述盟军间谍于堇重返上海,借演戏和搭救前夫之由,以此套取日军电报密码的故事。

在横光利一的笔下,方秋兰一个人独来独往,经常出没舞厅饭馆,却决不仅仅是一个混迹舞场的交际花,她信仰马克思主义,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是影响深远的五卅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这个柔弱美丽的女子只要“一举起右手,这个工厂的机器便会马上停下来”。

“Kabuki(歌舞伎)将在夏威夷演出。昨天不告诉你,因为我不得不帮助中国。现在告诉你,因为我不能辜负你。亲爱的弗雷德,原谅我,像以前你每次原谅我一样。你自己小心。”小说《上海之死》中,虹影替女主人公于堇的选择做出辩解。随后,小说家如此安排于堇的结局——像戏里所演的那幕一样:头朝下、手臂直伸在前,跃出窗去。“上海,像出生时吮吸你的空气一样,我要亲吻你的街道”。

电影《兰心大剧院》剧本,取自小说《上海》和《上海之死》。这是一部娄烨导演的电影,也是巩俐主演的电影。是他的,也是她的。片中,巩俐既是那位戏中戏里的工人领袖“方秋兰”,也是背负谍报任务回到上海,继而左右太平洋战争走向的“于堇”。

是娄烨的电影,尽管这是一部黑白片,却比他过往的电影在故事立意、剧情结构上都要“明亮”。“在娄烨的电影中,女性角色一般都是作为影片的主角出现,故事的发展线索也都是围绕着女性来展开,男性角色则大多具有辅助的意义。同时,这些女性角色形象鲜明,大多拥有叛逆的性格以及丰富的情感世界。”在很多分析导演电影中女性主义倾向的文本中,你大抵都会看到类似的论述。《兰心大戏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