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招标(1 / 3)

十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办好各级党校的决定》。 顾佩雯也选好了三沟党校地址,就是之前关押沉玉树的状元府,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是学习班,后来又是赵碧城的私人禁闭所,土地手续都是在赵碧城那边,办理交接起来容易些。 沉玉树总是起得早,等何芝兰醒来的时候,他要么是在大院儿跑圈儿要么是去了工房跑圈儿。 天天跟着顾佩雯赴各种各样的饭局,何芝兰也大概猜出来沉姑姑和顾阿姨什么意思了,她们把她培养进关系圈儿,担任个行政秘书的虚名,实际是在让她看着学习如何走钱权交易关系。 官场和商场不分你我,政治圈层又大变动,正是国家大改革的时候,改开派和保守派斗得天昏地暗,政策法规一会儿一变,大小会议开个不断,何芝兰光是饭局上认人就认得头昏脑胀。 今天还在唯唯诺诺敬酒的小张,明天说不定就是高升了的张处长。 而现在看不起人的李厅长,过段时间说不定就是关进秦城监狱的劳改犯。 一升一降,官场混乱到各个都明哲保身的只和自己圈子的人接触,何芝兰隐约知道蒋家和沉家不太对付,前情听沉玉树讲过个大概,现在真去走文件,就知道了什么是圈子关系。谁是谁的学生,谁是谁的老师,谁是谁的同学,谁是谁的亲戚,谁是谁的老领导老下属等等等等,何芝兰背得要吐血。 政治面貌和背调,顾佩雯已经全部为她做好了,就连大学都直接插班进去,并不需要真去报道。 何芝兰的文化知识水平超出顾佩雯的猜测,于是她觉得这么个好苗子不能浪费了,干脆带在身边手把手教育人际关系,把这样一个聪明人教会了将来对顾佩雯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然而何芝兰内心:苍天啊大地啊为什么这个年代什么事情都要走关系啊啊!!! 法制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的年代,不管任何大小事,第一反应就是找关系,因为不懂法不知法,加上法也不完善,人们能做的就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找到自己最熟悉的方式最熟悉的人去办成一件事。 这也算是时代的印记了。 状元府修缮在即,建筑施工队伍是顾家那边的人,那么食堂招标就从沉家的关系走,两家当年差点儿结成亲事,尽管后来因为不可抗力沉素筠和顾静笃被迫分开,但两家这么多年的关系还在,官场上自然是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好。 沉素筠将这件事交给何芝兰处理,让她去试菜试人。攀着沉家这边的关系想进来的人太多,各个都想办法私下去联络何芝兰,甚至连大嫂林秀美都打来电话道她在国营饭店有认识的大师傅如何如何,搞得何芝兰近段时间焦头烂额,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和沉玉树倾诉烦恼,这小孩倒是义正严辞道控制成本,选择性价比最高的。 雕刻着“实事求是”的石碑已经放好在了前堂,何芝兰顺着青石板路往里走,几个正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