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都市小说>重塑千禧年代> 144 独放不是春

144 独放不是春(2 / 3)

一边听一边思考,这时听见“克制”这个词,立马感觉到是个关键点。

她生怕面前这个年轻的创始人随口带过,连忙追问道:“你们是如何保持克制的?又为什么要克制?刚才你不是说要大力发展吗?”

方卓平静的说道:“大力发展和保持克制是一致的,比如,我们一个月内上线了很多医院,这是大力发展,但每家医院的线上挂号,我们只调用了原先10%的比例,这就是保持克制。”

“之所以保持克制,是因为大城市的互联网和计算机发展更好,一股脑的把比例提高太多会很显然的造成资源集中,可很多人不会使用网络,仍旧只会线下排队这么一种方式,那就很不公平。”

“打着发展和创新的名号,死板的定出一个比例而非根据现实情况调整,那就不是创新,是死板,是教条。”

方卓意有所指,又拿出自家的宣传资料。

这资料不是对外宣传用的,而是他近期跑浙省不同城市医院时对领导使用的。

上面拿不同医院进行了举例说明,浙大一附院的线上比例是10%,二附院的则变成15%,最高的是临安七院,它是30%。

同时,上面还介绍了本地和非本地的IP挂号区域分配。

以及,医院方面应该做的配套宣传方式。

可以说,很多部分确实很显克制。

记者沈楠惊讶的浏览一遍,她感觉这里的“挂号网”似乎更成熟更理性更完备。

“方总,这个我能带走么?”

方卓颔首道:“可以,但你今天看到的和一个月后的可能又不一样,不仅仅是医院上线的挂号比例,不同科室的看病情况,我们也做了大量的调研。”

“我之前说这是新的分配,既然是分配,那必然要基于事实情况,这个情况又时不时在变化。”

沈楠暗暗点头,问道:“为什么我看这上面最多就是30%?为什么不是35%甚至40%?”

40%,你要不直接说医疗在线好了……

方卓心里说了一句,开口道:“30%已经很高了,而且,你看到的那家临安七院是精神疾病专科医院,换句话说,它面对的病人群体在地理范围上更广,也就更需要线上这种节约病人成本的方式。”

“地理范围上更广?”沈楠没太理解。

“简单说,临安或者浙省需要去看精神疾病的患者少一些,可放眼整个华东区域乃至全国,病人量又多起来。”方卓认真解释,“所以,我们尝试了30%的线上比例,观察数据和走访医院后认为可以继续推行。”

沈楠恍然。

“至于40%或者更多的比例,我们暂时不认为有这个必要,数值提高到那个程度,反而觉得造成的问题要多于便利。”方卓笑了笑,“这是度上面的把握。”

“什么问题呢?”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