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言情小说>踏乡记之叹流水兮> 第211章 天欲吹霜不作难

第211章 天欲吹霜不作难(1 / 3)

【一】《汴宋竹枝词》李于潢.诗

天宫地上说湖头,

未必杭州胜汁州;

若付临安盲女唱,

杭人应起故乡愁。

他俩又转身回到了古董店。

刘基对老店主说:“老先生,我特别喜欢这幅画,但我这只有一万两银子,不知老先生是否可以相让?”

老先生坚定地摇了摇头。

刘基继续做工作,说:“稀罕之物,应赠予有缘之人,而不应在乎钱之多少。小生在先生处见得此画,说明与画有缘,更与先生有缘。小生喜欢此画,也研究颇多。此画是张择端在北宋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所作,当时就被送入御府。

此画并非只是简单的描绘北宋时期,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的日常生活和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而是张择端以画曲谏,提出对城防、安全、交通等诸多社会问题的忧虑。”

刘基指着画中望火楼说:“张择端画了望火楼,但楼上却无一人观望。更夸张的是,望火楼下的两排兵营被改作了饭馆。比消防缺失更可怕的是城防的涣散。

画中,城墙上下没有一个守卫,土墙上面也没有任何城防工事,连射箭的城垛也没有。原本应该是有重兵把守的城防机构所在的位置,居然是一家商铺,老板正在验货,账房在记账。

从画面上看,整个汴京正沉浸在浓厚的商贸气氛中,完全是一座不设防的都城。这不是张择端的有意设计,而是真实地反映了宋徽宗时期,日渐衰败的军事力量和日趋淡漠的防范意识。”

刘基继续说道:“画卷中有很多船,其中大量的是运粮的私家船。表面看来这是一种商贸兴隆的景象,实则反映出当时**的一项重要失误——宋徽宗将大量运粮的官船用去运送花石纲,使得粮食运送出现问题。私船趁机而入,并渐渐把持住了整个城市的粮食市场,进而操控粮食价格。”

刘基指着画中的“城门边”说:“税务官指着麻包说出了一个想要的数字,引起货主们的不满,一车夫急得张大了嘴嚷嚷了起来,吵声之高,惊动了城楼上的更夫向下张望。北宋的冗税制度激发了官民之间的对立情绪,这一场景说明当时紧张的官民关系。”

老店主和纪绪随着刘基的手指听着他的讲解。

刘基说:“画中有两处出现渎文悲剧,车夫把被废黜的旧党书写的大字屏风当作苫布,包裹着旧党人的其他书籍文字装上串车,奉主人之命推到郊外销毁。反映了当时政治斗争的残酷和对文化艺术的破坏程度。

卷尾,画家描绘了一个惊险的场面——两辆四拉马车急转飞驰,横冲直撞,路人尚未来得及躲闪。

你看,这里还出现临时性的侵街现象。在城门口有富人占道,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