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言情小说>闺中记> 第 516 章

第 516 章(1 / 5)

是日, 宫内颁了两道圣旨, 昭告天下。

其一, 便是恢复赵黼的身份, 并册封为皇太子。——对于皇宫内的那桩旧事做了解释, 言明因“宫内走水”, 混乱中将小皇子丢了, 阴差阳错被赵庄收留,视作己出等话。

乃是天佑大舜,才让合浦珠还, 皇子重回皇室。

其二,却是云鬟女扮男装,在朝为官一节旧案, 也终于尘埃落定。——旨意上说明本该严惩, 然而“谢凤”从小小典史做起,一步步成为刑部主事, 期间断案无数, 立功无数, 满朝文武亦为其感念求情。

故而皇帝圣明, 非但不追究其逾矩破格之行径, 反特赦其罪,并嘉许表彰, 赞其巾帼不让须眉之行。

这两道旨意飞快地传遍京城,又自京城遍飞天下。

先前因太子“急病”殡天, 皇太孙无故失踪……以及后来那些漫天遍地的流言蜚语, 民间对此也一直都并不清楚,各色传闻甚嚣尘上,民心颇有些惶惶不安。

如此一来,总算似玉宇澄清,尘埃落定。

从朝臣到百姓们,在震惊之余,都深以为异,议论纷纷。

正是大节下,天下太平,臣民无事,民众彼此走亲访友,游山玩水,因此一时之间街头巷尾,处处皆是在议论这两件奇事。

对于头一件儿,臣民们多半都是知好歹的,当初传说被萧利天“带走”之后,也不乏一些有识之士担忧,想赵黼从此归了辽国,辽舜之间自然又无法安生。

而就算是最无知的百姓,却也知道赵黼的功劳之高。这样一员能征善战的猛将,又是皇室,若是归顺了辽国,对大舜自然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今听说赵黼归来,又认祖归宗,被册封为皇太子,顿时就如人人都吃了一颗定心丸般,节下更加欢欣鼓舞,多放了几挂爆竹。

虽有少数人质疑赵黼的辽人半血,可一旦敢提出异议,其他人便说:“大伙儿都知道,辽国皇帝把皇位捧在掌心里给殿下,殿下还正眼也不瞧一瞧,为此还被辽国皇帝囚禁了呢。他若真想不利于大舜,以他的能为,即刻登基成了辽帝,那云州又是他的地盘,于是先取云州,再拿京城,又有什么难的?但他并未如此,而是九死一生,千里迢迢地回来,可见心仍在我大舜。”

又说:“当初也多亏了殿下,才能将辽人打的落花流水,两国才签订了议和,实在是个有功有德的好殿下,我大舜得此皇子君主,乃是天佑。”

也有人道:“既然皇上都肯认了,自然是万无一失,不管如何,殿下回归,成为太子都是好事,倘若他真的留在大辽,两国又起争端,我等小民还不知骸骨丢弃何处,又哪里能似如今般安安乐乐地过太平年?”

因此民众竟是喜闻乐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