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节(1 / 3)

皇叔叹气道:“陛下还跟小时候一样,想法总和别人不同。我与陛下第一次同游灯会,陛下就说:月中有玉兔,所以常见白兔花灯,人人喜爱;但月中也有蟾蜍,同样是祥瑞之兆,为何世人却不爱蟾蜍呢?”

这个问题还用问?

因为玉兔长得萌、癞蛤|蟆长得丑啊!

要怪就怪这个看脸的世界太残酷。

不过按皇叔这意思,和朕脑洞方向一致的并不是皇叔。

而是从前的朕。

真是令人失望。

不但失望。

而且细思极恐啊。

朕扯出一抹干笑:“陛下确实常说一些和平常人不一样、特别有意思的话……”

皇叔说:“世人常为表象所惑,上位者尤其如此。陛下却能不在意玉兔之美、蟾蜍之丑而只见其能,当也会明辨忠奸、慧眼识人,是明君之材也。”

等等,皇叔你是不是对朕有什么误解?

你这理解归纳中心思想的技能和语文老师有一拼啊!

如果你不是皇叔,朕都要以为你是故意拍朕的马屁了。

喜欢癞蛤|蟆和慧眼识人有什么关系?

朕也可能是审美太奇葩,打心眼里认为癞蛤|蟆比玉兔好看啊!

我们家那儿就有好多人养蜥蜴、毒蛇、蜘蛛甚至小强当宠物的,觉得它们特别可爱。

给他们兔子人家还不喜欢呢。

不过仔细理解一下。

皇叔只是说朕小时候有当明君的潜质。

并没有说朕现在是明君。

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小觑。

十岁时皇叔就离开了朕远赴边疆。

十五六岁朕才得到宰相辅佐。

中间这几年朕一直是一个处在陈太傅和太后双重威压下的傀儡皇帝、叛逆少年。

据说青春期是一个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最关键时期。

朕显然是青春期长歪了。

说不定陈太傅为了让朕更好控制,还刻意把朕往歪路子上带。

原来朕还是个心理不健康的问题少年。

难怪朕翻身掌权后骄奢淫逸、昏庸荒唐。

这很符合逻辑。

皇叔说:“我知道西市里有一家铺子卖蟾蜍灯,陛下曾经光顾过的,不知过了这些年还在不在,你随我来。”

朕跟着皇叔进了西市门。

西市内张灯结彩、亮如白昼,游人自然也非常多,摩肩接踵人山人海,门口尤其拥挤。

皇叔人高马大走得快,朕稍稍慢了一步没跟上,就被两个大汉挤到了面前,将朕和皇叔隔开。

朕瞧着皇叔的后脑勺在人群里一闪,就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