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科幻小说>灰烬神主> 第690章 法天象地!百丈法身!

第690章 法天象地!百丈法身!(2 / 4)

观和世界观的主要任务,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具体地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职业院校文化建设、引领广大师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强化高职院校主流意识的地位。改革开放后,高校成为西方敌对势力意识形态渗透的主要阵地,他们利用宗教在学生内部进行政治渗透活动,既有直接渗透,比如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进行宣传西方文化,丑化马克思主义。也有间接渗透,比如利用文化文学交流、课堂教学间接选用资本阶级意识形态[2],这些行为对我国高校的意识形态造成了很大的消极影响。而在网络新媒体的应用下,我国的高职院校也存在一些监管不到位的问题,一些工作者没有树立正确的教育服务意识,毕竟网络是虚拟的,再加上有些技术欠缺,不能鉴别出来负面信息,让学生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因此,加强高职院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新媒体视域下高职院校网络意识形态的特点

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新媒体更多的以数字的形式呈现给大家,它具有渠道广泛、推广方便、形式丰富等特点。在新媒体视域下,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在做好此工作之前,首先先了解一下它的特点。

(一)政治敏感性强。对于其他群体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国家命运、国家形式关注得更多一点,在发表自己的言论时,有些学生容易出现偏激和情绪化的字眼,由于论坛、微博、朋友圈的存在,不恰当的言论会很快扩散到全国,造成不利的影响。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一旦有舆论事件,会形成较大的社会传播性。因此要有判断是非的能力,特别关涉多国家利益和英雄事迹的时候更不能错误解读。

(二)交互性。随着网络的普及化,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愈加多元化。数字化时代,书本知识可以通过网络来获得。在网络上很多优质的课程资源,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筛选。教育者可以利用来指导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可以用一些“网红”词汇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比如“工匠精神”、“洪荒智力”、“吃瓜群众”。新媒体及时的应用使移动化教学贯穿于日常生活中,不受时间和地点的约束。网络新媒体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教育的模式,它可以满足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需要。教师是主导者,首先要创设问题情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得到培养。通过即时互动和留言板上的留言内容,揣摩学生真正的心理需求。学生更加自由地表达心理的想法,随时可以和他人进行相互交流。教师们随之做出正确的指导。

(三)隐蔽性。相对于传统的意识形态工作,网络意识形态极具有诱导性和隐蔽性。各种不良情绪隐藏在客观理性的内容之中,在网络舆论中误导学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