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益之说,楚南风闻所未闻,却是一时怔住,脸显困惑。
文益合什唱诺一声佛号,“这佛劫之气初凶终善,若应劫的帝王将佛难的怨气消去,自是得了功德,到时不仅受了龙脉之运亦会添其寿元……”
“大师是说这帝王得了龙脉之气,而护道人得了龙脉之运?倘若这帝王使佛门污风消去,真法得显,护道人身上的龙脉之运就会转到帝王身上?”
“应是说这运道是寄于护道人的身上。”文益点了点头,脸显嘉许之色,“而这护道人定是双修之体的‘天蚕体’,才能使这龙脉之运得以依附。”
楚南风心头大震,猛然想起洛逍遥就是‘天蚕体’体质,立马心有所感文益此来的目的。
“这得了龙脉运道之人与应劫的帝王龙气息息相关,故而才有了护道人之称。”
楚南风迟疑一下:“晚辈有一事不明……”
“楚居士但讲无妨。”
“但想这护道之人应是武学高超之人,而应劫的帝王应是修为不高,消劫之人自可杀了应劫帝王,何以要先杀护道之人?”
文益微微一笑:“楚居士应听过大唐太宗年间,‘武代李兴’的传说吧?”
楚南风略一思索,顿然醒悟的点了点头,叹道:“原来如此……真是天意难违。”
“当年太宗皇帝未必不知道武姓女子是谁,只是也知道不杀此武姓之女,日后她会将大唐天下归还李家。若杀了此女,那天下还会生岀一个夺走李姓江山之人,到时想必连李家之人都要灭亡。”
“这佛劫也是如此,若是先杀了应劫帝王,亦会有另一个应劫帝王继而出现,其势愈盛,到时不仅是佛家香火势弱,或会使佛门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这么说即使现在知道谁是应劫帝王,消劫人也不敢杀他?若是知情之人相劝帝王不行灭佛之举,是否可行?”
“阿弥陀佛。”文益意味深长望了一眼楚南风,摇了摇头,“天意不可违,若是如此只会折了帝王的寿元。他是应劫而生之人,是要替佛门消除污垢,使真法宏扬才能攒了功德,寄附在护道人身上的龙脉之运才能回归与他,合帝王自身龙气成存,若是不顺从天意,就如身在其位不谋其政,岂能长存……”
楚南风顿然觉得一身冷意,隐隐中对于自己与洛寒水,未将朱玄周所言的灭佛之气告与他人而庆幸,“此下虽群雄并立,但诸朝堂未有人行毁寺灭佛之举,这灭佛之气应于何时?又应于哪个帝王之身?”
文益沉言片刻,答非所问:“洛小居士是‘天蚕体’,楚居士应是知道吧?”
虽然是心有所感,楚南风闻言之下仍是一惊:“大师所言之意……逍遥他是护道人?”
“老衲也是无意中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