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秀才我就说这世道是反的。”青袍文士冷冷一笑,“光天化日之下,挟持良人,还问秀才我何以追敢?”
智苦瞄了一眼身形已被智光放开,站在身侧脸显怒色的林婉真,言道:“这位女居士与老僧有缘,敝师弟只是将她请来,想是让居士误会了。”
“嘿嘿,是何缘法和尚你倒说来听听?”
“阿弥陀佛,我佛慈悲大法普照万物,普渡众生,十二缘法处处可着机缘……”
未待智苦讲完,青袍文士哈哈一笑,“好个普照万物,普渡众生,依秀才看来等众生万物都到了灵山,佛祖可就不愿意了。”
“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罪过?和尚你是道秀才我说错了?好,且不说佛祖愿不愿意……秀才且问和尚你一事。”
“善哉、善哉,居士请讲……”
“秀才观和尚眉须皆白,应是参佛多年了,可曾渡过世间之人?又使人开悟何种缘法……是使人在世间布施济民,还是惩奸除恶?”
智苦与智光互视一眼,一时沉言未答。
“嘿嘿,想必只有蛊惑他人剃度出家之举吧?诓骗世人布施香火用为自身功德,诱夺世人念力为慈悲运道吧?”
青袍文士声音一沉,“惹下人怨导致天怒而不知悔改,还感大言不惭与秀才谈缘法?”
“居士究为何人?”智苦双眼精光一闪,从青袍文士言中智苦已是听出他知晓佛难之事。
“和尚你大法通天,问秀才来历……岂不是在提弄秀才吗?”
‘漏尽通’神通可窥得诸多武学气机的功法出处,唯有贯通‘五太心经’五门功法大成者,以及修习‘平龙认’功法之人的气机辨识不得。但‘五太心经’、‘平龙认’四百余年前已是传入江湖各个门派,已非是道家秘传武学。
听得青袍文士反问,智苦略一迟疑,言道:“老僧微末之技,岂能窥得居士真身,还望居士见告。”
“哈哈……若打听出秀才师门无靠,和尚你是不是想将秀才留下?”此言却是讥讽智苦是欺软怕硬之辈。
智苦但感自已脸皮微热,他心中确是忌惮青袍文士岀自道家,虽说见他一身儒家打扮,却也不敢认定他不是道家之人。自是因为有诸多道家之人虽入了道门,但不凡有人娶妻生子,穿着寻常百姓装扮行走江湖。
智苦所谋甚大,心知青袍文士身手不弱自己,对于他的挖苦言语也不为所怒,闻言合什道:“居士不便见告,老僧自不敢勉强,这女居士老僧绝无相害之心,只是有一两件事想向女居士打听,过后自会与她自由。”
言罢侧首向身边的智光使了一个眼神,同时左手扣住站在他与智光中间的林婉真脉门,又道:“小居士请借步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