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逼进了死角,虽然红魔历史上有过扭转8分和12分差距的先例,但谁敢断言他们还能重温旧梦?曼联要赢,不仅需要运气,更需要决心和态度。
阿森纳是否比曼联更想赢,自然成了决定比赛走向的最大因素。往往深陷绝望中的对手要比尚有一线生机的更难打,也许不愿和曼联拼个鱼死网破,但求平稳维持住8分领先优势,导致了阿森纳在比赛中少了些许血性。
上赛季阿森纳在老特拉福德意外脱钩而去,竟让球员们不能自持,上演围殴对手的一幕,可想而知当时是何等的解脱。弗格森的心理战虽然对温格没有太大效果,但对阿森纳球员还是产生了影响,毕竟在场上肉搏的是他们,同时,也对执法的主裁判起了微妙的作用。
英格兰足坛有句老话:‘对手想比试脚法,没问题,大家踢场好球,对手如果存心要打架,那么就奉陪到底。’
阿森纳诸将知道等着他们的是什么,那是受了伤,吃了亏的对手要讨个说法。但赛前的舆论一再渲染那次打架,阿森纳主席希尔—伍德也表示尴尬,无形中让曼联在赛前占了‘道德制高点’,让阿森纳上下在场上投鼠忌器,动作不敢太放肆。而当他们觉察主裁判有意无意地将天平偏向主队,信心和士气上也觉得受挫。如果追究他们自身的责任,便是在曼联的杀气面前,发挥大打折扣,亨利一遇生死战就走样,也说明温格的评价没错:‘他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这是属于范尼和鲁尼的时刻。前者在上赛季主罚点球一脚轰中门楣,埋下了赛季逆转的种子,他需要在这样的场合‘赎’回失去的东西,后者在他19岁的生日又一次终结了阿森纳,命运的安排简直让人目瞪口呆。范尼进球后的狂呼,鲁尼进球后的兴奋,和温格面对镜头苦笑形成鲜明的对照,不知教授是否参透了其中的玄机?
莱利先生毫不犹豫地给了点球,虽然能保证赛事不致失色,但在公平一项上绝对属白璧微瑕。曼联仗着主场,犯规要比阿森纳多且狠,但莱利的尺度仍是厚主薄客,鲁尼的点球比起之后阿什利—科尔对c罗纳尔多的犯规要勉强得多,但莱利断不敢追罚第二个点球。弗格森的换人也是最终锁定胜局的关键,相比之下,温格换上皮雷,对改变比赛的进程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足坛从来没有绝对的公平,不过看谁在生死关头的命更硬。也许曼联上赛季足总杯淘汰阿森纳,切尔西将枪手踢出冠军杯,都让曼联看到了翻身的曙光。一场经典的比赛,让一个不平凡的赛季继续充满诱惑和猜想,实在功德无量。”
相比起《每日电讯报》这样的大报评论还算尺度尚可,到了小报如《独立报》则是完全公开质疑了。
“在曼联必须赢球的时候,曼联就能够赢球。因为即使曼联自己没有足够的实力获胜,裁判也会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