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中圆的设想是,剑鞘作为保养长剑和存储长剑的地方,就得增强这方面的作用。
前世有着一名蕴剑术的武功,就与剑鞘有一定的关系。
毕竟剑是在剑鞘里蕴养,剑意也得藏在剑鞘和剑身之中,出剑即锋芒毕露。
这对用剑的人来说,无疑是件压箱底的绝招。
剑鞘的荒文就在一个字“藏”,让对手看不出剑的威能,那么就得牵扯到另一个字“封”。
“封”是剑被动的归于剑鞘封存,“藏”是人主动将剑意隐藏。
两字结合,才能真正做到不显山不露水。
正中圆左手按着白色剑鞘,右手食指气血涌动,在剑鞘上刻画着荒文,嘴里同时诵读着荒文的读法。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今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我十年磨成一剑,剑刃寒光闪烁,只是到现在还没试过锋芒。
剑封存在剑鞘中,没有显示过世人。
这是正中圆选的“封剑”鞘荒文,也为后面的“藏剑”做基础。
全诗二十个字,荒文凝聚在雪白的剑鞘上落下。
一抹时间的气息在剑鞘上流转,黄级宝材精金铁,本身带有的宝光瞬间被时间气息压在剑鞘深处。
雪白的剑鞘,从宝光流转的宝物,瞬间变得像是刷了白漆的暗淡无光的劣质品。
一旁注视的陈宝国,惊讶剑鞘变化的同时,也看懂了正中圆刻画的第一首诗。
第一次见荒文以“诗”的形式出现,陈宝国倍感新鲜。
字句简约,内容深刻,与世面上的长句子咏叹般的荒文很是不同。
眼中带着兴奋,陈宝国继续看着正中圆手指刻画的荒文。
胸中素韬奇蕴,匣剑岂能藏。
我胸中的韬晦奇蕴,一把剑匣怎么能藏的住。
这句诗是反问,剑匣藏不了,但是我“封”的住。
这也是为什么,正中圆先刻画“封”诗,剑鞘只有封住了,没有缝隙才能藏。
封藏、封藏,封在前,藏在后。
这句诗,也为剑鞘定下蕴剑的基础。
诗句中的意思,荒文形成对应的威能与剑鞘融合。
作为接触和刻画者,正中圆通过手感知到狭窄的剑鞘空间,变的极为广大。
抬起剑鞘口对眼一看,剑鞘口还是那一指剑厚的缝隙,本身并没有变大,变大的只是在“意”的层次上。
外壳有了,设定也有了,正中圆设计中,接下来就是蕴养什么“意”,“意”又养到什么程度。
胸中剑意耿独在,匣剑时作蛟龙吼。
原诗是“奇气”,正中圆改为剑意。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