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已授你便宜行事之权,就是许你不拘一格随机应变。你,做得很不错。本宫唯一不解的是,你为何要带那几十名卫士回长安?”
薛绍连忙拱手道:“臣不敢欺瞒天后。臣自觉亏欠了他们,于是决定私下补偿他们,让他们在长安安家落户从此安渡余生。此外,臣还看了他们当的一些人,想把他们训练成精兵斥侯。行军在外若无斥侯,就如同一个人盲眼聋耳,处处受制。从上次北伐到这次征讨白铁余,臣已经深深的体会到没有斥侯的苦处。”
“原来如此。”武则天若有所有的点了点头,“难怪有人上奏弹劾,说你倚仗军功豢养私兵。”
“臣有罪!”薛绍拱手拜下,“求天后责罚!”
“立功先请罪,本宫看你就是成心如此!”武则天揣着棋,摇头而笑。
薛绍苦笑,“天后,臣不也是没办法了么……”
“言下何意?”
薛绍答道:“臣累受皇恩平步青云,惹来不少人的忌恨。臣每做一件事情无论结果好坏,事后总会有人吹毛求疵并向御史告发。御史也总会来找我谈话调查,虽然最后都是不了了之,但臣不厌其烦。于是臣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把一件事情做完,先检讨自己的过失然后主动承认了。这样,总好过被人揭发检举吧?”
“哈哈!”武则天大笑,“没想到你官没做多久,倒学会世故了。”
薛绍讪讪的笑,笑而不语。
“那还有一件事情,你为何不报呢?”武则天问道。
薛绍眨了眨眼睛,“天后所言,何事?”
“千骑内部,不是出了一个奸细么?”武则天问道。
薛绍和薛楚玉同时一怔,很显然,应该是玄云告诉武则天的。
“怎么,难道本宫说错了吗?”
薛绍面露难色的苦笑了一声,看了看旁边的上官婉儿等人,不说话。
“她们不是外人。”武则天淡淡的道,“你有话,只管说。”
“天后,臣没什么可说的。”薛绍叹息了一声,说道,“臣确实包庇了那个人。”
“本宫很想知道,为什么?”武则天问道。
薛绍拱手道:“他是我们同生共死的袍泽,虽有犯错但都已经自裁谢罪。臣实在不忍再让他,身败名裂!”
“重情重义。难怪你的麾下都愿随你出生入死,绝无怨言。”武则天点头而赞,也叹息了一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是你们千骑的家务事,本宫本不该详细过问。但本宫还是要提醒你,如果那人牵扯到朝的其他人,你不能一概包庇。以免姑息养奸,为患朝廷。”
薛绍心一凛,武则天这是问客杀鸡啊!……那人和武攸归的关系非比一般,我之所以隐忍瞒报,主要原因当然是出于义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