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舍人便见好就收,趁着别人没有回过神便用力甩袖作不屑一顾状,傲然重新拾阶而上,穿过会极门扬长而去。
会极门里当值诸公公安静地看着阶下纠纷,默默地目送李佑远去。有老内监感慨道:“听说百年前的魏忠贤形质丰伟、言辞佞利,在会极门呵斥群臣到人人屏气噤声。今曰李舍人大有此风范。”
会极门下内阁众人面色精彩纷呈,所思所想所言所语便不一一赘述了。
前来交奏章的一些外朝各衙门官员这时也会极门外等候着的。看到眼前这一幕,心中的震撼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了,恨不得大呼一声李中书真乃神人也。此后短短一曰内,李佑的大名再次传诵于京城各部、院、寺、监、司。
“狂悖!”袁阁老又爆发了,转身向西而去。他要去见皇太后,一定得将这的李佑干掉。
却说李佑昂首行至阁门,却发现阁门紧锁…而钥匙只有大学士有。他只好反身去东华门附近溜了一圈。
回来再看,阁门已经开了。李佑便迅速溜进自己公房,接了今曰奏章,便紧闭门窗,静坐于椅子上。他正在等待一个结果,要说不紧张那是假的,颤抖的双手出卖了他的内心世界。
李佑做事的心态喜欢算无遗策、力求安全,不轻易行险,今天算是少有的弄险了,为的就是在没有掌控力的情况下证实自己的判断。
从早晨等到午时,结果迟迟不来,李佑连午饭都没有心思吃,仍旧闭门自守。
直至午后,太后谕旨到阁——罚李佑俸禄半年。整个内阁听到这个处分,群情大哗,这明摆着就是偏袒!毫不遮掩的偏袒!
而李佑兴奋地猛然捶案,他猜对了,果然如此!果然如此!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太后对他的行为根本就是纵容!上次文华殿事件受了处分后,别人如何想不知道,但李佑这个当事人却隐隐约约感到一丝纵容之意,结果今天又是这样。
这也说明他从宫中和外朝的夹缝中找到了一条路,起码暂时可以左右逢源了。
李佑今天在会极门可不是发疯,真是发疯也不会在贬低大学士同时,口口声声强调宫中只有天子、太后为尊了。
话要从头说起,那晚送走了下毒未遂的归德千岁,李佑便对自己的处境再次进行了长考。
外朝文官是他的根本,不可背弃;而宫廷这边也有点防不胜防,归德千岁也实在不是个好对付的。两边都想抓住分票中书,双重挤压之下,夹在中间的他就很不好受。这可如何是好?
当时李佑又分析起两边心态:许尚书派他出任分票中书,是为了牵制内阁;归德千岁想要分票中书,是为了控制内阁。想至此,李佑不由得眼前一亮,说白了两边都是想打压内阁嘛…看来近年内阁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