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奋斗在新明朝> 五百四十八章 有点心虚

五百四十八章 有点心虚(2 / 4)

姓沸腾不可?方才又是谁口口声声何苦难为小民?”李佑嘲讽道。

“百姓如何,那是你们官员的事情,不是我们内监该考虑的事情,你们不也向来如此认为的么?我们惜薪司只晓得为主尽忠,其余一概不问,这也是我们职责内之事,不归官府管。”

这黄公公态度十分不委婉,让李大人不由得疑神疑鬼,他可不是普通的正五品官员,怎能这样被对待?难道不是好言好语的与自己沟通化解方为正道?莫非自己名头还是不够响亮?

自己最近受宫中前主管归德长公主“拉拢结好”,与内监三巨头之一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吴广恩有交情,见识有限的小太监或许不知道这些人际关系,但黄庸这种当上了内宦二十四衙门之一副主管的太监岂能不知?

这事情越来越明显,确实就是惜薪司和这些大煤铺互相勾结,谋取暴利而已。不过问清了对方态度,李佑也就懒得继续废话,他管不了惜薪司,可惜薪司更管不到他!拿着此事刷刷小声望也是不错的。

又下令道:“将店里一干人等押至衙署!店面暂且封掉!并将此事在煤市张贴公告令其他煤铺知晓,以儆效尤!”

李佑这道命令,与方才相比,少了一句“将店中煤炭交由西城兵马司发卖”,只是先封存掉,然后看看风向而定。这是为了避免招致“拦劫宫中用物”之类的口实。

而且李大人只查禁泰盛煤铺,对其他具有同样囤积居奇行为的煤铺却没有具体动作,只是警告了事,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如果大肆查禁所有煤铺,动作太大,牵连太广,后果未必承受得住。要知道,在京师的大生意里,从来不缺少权贵的身影,就连那远在西山的煤窑,听说在当初也是权贵们先去挖矿采煤的。只一家两家的话,以他李佑的江湖地位是能扛住的,可是万一惹了公愤,或者惹了什么潜伏的敌人而不自知,那就不太妙了。

但出了这等风波,如果负责京城地面安稳的李大人毫无动作,只怕又要担上失职的名头,这是对自己官声视若珍宝的李大人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李佑的策略就是大张旗鼓的严厉查禁规模最大的泰盛煤铺,造出声势后警告其余,美其名曰“杀鸡给猴看”,并可以对别人解释说不能“不教而诛”,更可以避免别人弹劾他“玩忽职守”。

至于其他煤铺听不听,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接下来怎么办,从严查还是宽松对待,那还得看一步走一步,特别关键的是上奏天子并说服天子,如此才好见招拆招。当然,如果其他所有煤铺都受到了震慑而主动开始营业,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外人只见得实权官员的威风,其实很多时候做事不容易,须得仔仔细细左右权衡方能明哲保身。“为民做主”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更不是喊几句口号就可以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