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小学生> 第三百八十四章 众望所归

第三百八十四章 众望所归(4 / 5)

之区!”

秦德威换了个姿势和手势,继续朗诵:“赤山长淮为东南之成皋伊洛,大江钟山为西北之黄河曲阜!

三吴为门,荆蜀为户,闽广蜀海又为之府!

江汉二水之朝宗,金焦两山之雄峙。高辛云阳,世代邈漠,不可得而称矣!”

一篇赋里,金陵城简直笼罩了四海八荒,众人听着爽感十足,下意识齐齐叫好。

叫完之后才意识到,这篇与时下大部分本土文风都不太一样。

这会儿的本土文学气质上大都讲究的是六朝意象,是“蔓草寒烟锁六朝”这个调调的,所以才叫“六朝派”。

而秦德威这篇,扑面而来的却是宏大感,仿佛是站在绝顶山巅堂堂皇皇的俯视天下,格局极大。

这意味着什么?

秦德威没给众人太多思考时间,指着前面“遍地老前辈”说:

“我以为,给这帮外地人,就要看这种诗文!顾东桥他们写的,不行!”

秦德威虽然一直看不上顾璘,但对顾老盟主的称呼一直都是礼节性带着敬称。

有时候是东桥公,有时候是东桥老先生,有时候是顾老先生,这回是第一次不带任何敬称的直呼顾东桥。

不知为什么,众人忽然不觉得太失礼。

说真的,顾老先生的外战能力,与秦德威相比简直天地之别,还有什么好说的?

听说秦德威在京师时,以一己之力连嘉靖八才子都按下去了,这才应该是盟主的霸气啊!

秦德威继续说:“六朝旧事已经无法赋予当下更多意义了,我们不可困于六朝意象而不能自拔!

当今金陵并非六朝之金陵,而是煌煌大明皇都之金陵,我愿意称之为新金陵!”

众人就想道,这是要开宗立派?新金陵派?

秦德威宣布:“刚才我说过了,搜刮典籍共得金陵四十景,愿请诸君题诗!

摒弃腐朽旧像,共写新金陵,共创新风尚潮流!在下会找商家赞助出诗集!”

众人就有点动心了,在顾老盟主那里机会真不大,但秦德威这边说不定就能出头呢?

不提顾老盟主拉帮结派这项传统艺能,只看数字也能看出,顾老盟主那边只有八景,秦德威这边可是四十景!

八景就很难有表现机会,八成还是顾老盟主那个圈子的“独乐乐”,而四十景就是“众乐乐”了。

关键看秦德威这意思,他不会亲自写诗词,这不就是把机会然给了大家吗?

其实秦德威说四十景都是往少里说了,到了后世,已经扩展成了四十八景。

只是按照原有历史,大明最多时确实只有金陵四十景,而四十八景这个概念是清代时才开始出现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