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小学生> 第八百六十四章 截胡

第八百六十四章 截胡(3 / 5)

厉禁海的官方政策下,一切私人海上贸易都是非法,不是「贼」能在

海上行商?

也难怪徐头领如此关注朝廷海上政策的风向,不惜劫持大人物也要打听出真实信息。

同时也难怪这帮人有实力突袭京口驿,并劫走目标人物。一是东南腹地承平百年无战事,武备防务都十分松弛。

没准这帮人都有合法的路引,在陆地上也根本看不出是海贼……

二是京口驿东边距离没多远,就到了大江入海处。海贼从极其宽阔的江口上溯并登陆,并不

算多难,想逃跑也容易。

徐铨说完自己的来历,就立刻对严世蕃问道:「我等就是这样情况,在你看来,秦中堂将

会如何看待我等?」

严世蕃沉吟片刻,心里飞快的思考起来。

现在可以推断出,这帮半灰半黑的海商估计混得不错,近些年势力膨胀了,所以就有了新的

政治追求,产生了「合法化」的诉求。

他们大概是想从大明取得合法身份,甚至获得官方册封,所以期待朝廷政策能有所改变或者

松动。

这都可以理解,只要不是铁了心造反而且没有渠道,哪个土匪强盗不想受「招安」?

这股新出现的势力,就相当于大明版图上的增量,为什么不能为己所用?

不一定要找秦德威,投奔他严世蕃,有严阁老背书,一样也可以招安和洗白的!

虽然严世蕃不太懂海上事务对政治有什么用,但秦德威所重视的事情,就一定有值得重视

的道理!

如果能在这里截秦德威的胡,也能算是一次重大胜利!

严世蕃一边想着,一边对徐铨说:「既然徐头

领信得过我,那我也就言无不尽了!

方才我替你仔细考虑过,大概有三点结论。首先,你们对秦中堂来说应该是有用的,这是

切的基础。

据我所分析,秦中堂对倭国向来关注,再说他到东南,本来就是为了平定倭乱的。

而且秦中堂对海上事务一直就有兴趣,不惜派我去广东搜集海上情报。

你们这些往来于大明与倭国的海商,对秦中堂的用处之大显而易见。」

徐铨听得,催促道:「那其次又是什么?」

严世蕃继续说:「其次,秦德威这个人只讲利益,只要徐头领你们对他是有用的,他应该会

产生接内你们的心思。

而且秦德威行事向来胆大妄为,别人不敢做的事情,他就能敢,接纳你们完成承受的住。」

「若是如此,就甚好!「徐铨有点兴奋,终有拨云见日之感!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