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小学生> 第九百一十八章 新的阶段

第九百一十八章 新的阶段(4 / 5)

熟了,大家很清楚秦中堂这语气并不是征询意见,而是有了新的想法,要公布出来让大家执行。所以别多嘴,带着耳朵听就是了。

秦德威若有所思的说:「本中堂想开一个悬赏模式,说出来与诸君合计。

第一,在今年,但凡是海上之民,无论是什么身份,什么国籍,只要带倭寇首级到双屿岛,可以获得用成本价购买五匹丝绸的权益!

第二,在今年,但凡是陆地上的大明子民,无论是什么身份,只要能奉上倭寇首级,就可以获得贩运五匹丝绸到双屿岛的权益,无须再另外交纳平倭银!

第三,无论陆地还是海上,能交出倭寇首级一百具以上的,优先获得贸易权!」

这个悬赏听起来很重磅,众幕僚都愣了愣,陷入了沉思。

众所周知,在秦中堂的竭力打造下,双屿岛肯定要成为东南丝绸贸易的中心枢纽。

在这个前提下,秦中堂开出的条件诱惑性还是不错的。每个倭寇人头能换来五匹丝绸的差价,核算下来,能值个三四两银子,关键是这笔钱也不用官府掏现金。

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优先获得贸易权,综合起来还是很吸引人的。

有人有点担心的说:「海上鱼龙混杂,被砍了头交过来的,不见得都是倭寇啊,肯定还有海民自相残杀,用人头冒充倭寇的。」

秦中堂反问道:「那倭寇又何尝不是人员混杂?难道倭寇里全都是倭人?

在本中堂眼里,目前海上那些法外之民,反正都不在大明控制下,初期先让彼辈自相残杀一番也无所谓,总能顺带着杀一批真倭。」

众人终于明白了秦中堂的思路,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这个政策出台后,一个人头等价三四两,只怕东海要变成修罗场。

就算那些偷偷停靠在海岸港湾的人,也不那么安全了,随时有可能被收割人头。

吴承恩忍不住问道:「如果本来就是倭寇,杀了另一批倭寇,也按这个优惠来?」

秦德威便强调说:「我刚才说了,不分国籍,全部遵照一样的条件!倭寇杀倭寇,一样也承认!」

反正就是一个词,鼓励互杀!东海上互杀的越激烈,沿海陆上越安全。

剿寇不只是打军事仗,还可以打经济仗,羊毛出在羊身上,秦中堂所拿出来的,只是原来走私行业的利润,本来也不算是朝廷官府的钱。

如果能让海上大大小小势力包括倭寇在内,陷入互相残杀的把戏,那陆地海防压力自然也就减轻了。

等众人消化完,秦中堂又说:「当然政策不可能一成不变,等过了一阵子,将会再出台新政,以适应将来的新形势。」

吴承恩好奇的问:「以后又会怎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