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大明小学生> 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之将走

第九百三十二章 人之将走(2 / 5)

关键是,每次「更新」写了就被秦老师收起来,也不传出去给人看,这让吴承恩毫无成就感,仿佛是做着一件毫无意义、完全没有价值的事情。

「老师,我不想写!」吴承恩苦苦哀求,就差跪下了。

秦德威斩钉截铁地说:「给我写!除非你不认我这个老师,那就必须写!

而且从今天开始,你每写完一回,经过我审核后,就立刻通过驿传送到京师!」

听到这个更新节奏,吴承恩心理快崩溃了,「这是何意?为何要如此频繁的送到京师?」

「因为皇上要追读!」秦德威还是透露说,主要是怕吴承恩没有写作激情和创作欲望。

懂行的都知道,在没有写作激情的情况下,写出来的东西肯定会质量下降。

吴承恩膝盖一软,差点就真跪了。这老师干的事情,果然没一件是正常人能干的。

宁波到京师,公文传递速度大概是十多天。十几天后,嘉靖皇帝又能听到《洪荒纪》新的章节了。

时人有诗云:沉水龙涎彻夜焚,桂宫芝馆结祥云。修身不问家国事,千里先催洪荒文。

据说这首诗,是某位江西阁老的门客退休回家后,感慨世事所作。秦中堂是个很忙的人,行辕大门外排队求见的人接踵摩肩,将整条街道都堵得水塞不通。

如果要都接见,根本见不完,一般每天只能拣几个重要的人见见。打发了吴承恩去继续写后,秦中堂就开始接见人物,第一个进来的是得偿所愿当上福建镇守总兵官的卢镗。

宾主落座后,秦德威开口说:「你来的正好,我正要召你过来。」卢镗连忙问道:「中堂有何吩咐?」

秦德威答道:「待秋冬信风转向后,我欲派你率领数千官兵,前往倭国西南转一圈。」

卢镗听到后,心里对这个差事没有多大兴趣,倭国有什么好去的?而且对那边一无所知,去了又能干什么?

而且带着官兵过去,看起来就像是劳师远征,万一小有挫败,岂不前功尽弃?

但碍于秦中堂的脸面,不得不走一遭罢了,毕竟他没有胆量违抗秦中堂的命令。

秦德威也能猜出卢镗的心情,又不急不忙的补充说:「出发去倭国的这支水师船队,允许携带三万或者五万匹丝绸。」

「我去!」卢镗卢总兵毫不犹豫,完全没有拖泥带水的说。

汪直被「剿灭」后,汪直手下很多船主都被收编了,今年大明走私到倭国的产品出现了巨大缺口。

如果带着三五万匹丝绸去倭国,就等于是弥补了这个缺口,起码能卖十几万两银子,就算分给自己一成也有一两万。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足够让卢总兵卖命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