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到了,这里是洛邑,可以说守护洛邑的卫兵都是忠于白晖的人。
白晖给了洛邑护卫尊严,他们以性命报之。
宣太后从来都不担心自己在洛邑的安危,所以孤身一人来此,然后在暗处安静的听着昭阳的话。
此时,宣太后走了出来。
昭阳转身向楚王一礼:“王上,可否让老臣与秦太后单独聊聊。”
楚王向宣太后施礼后,带着其弟熊子兰,还有他的儿子,以及新谋士黄歇退离。
宣太后走到文熹的人头前,也撩开纱帐看了一眼,然后吩咐道:“本宫是秦太后,明日安排工匠制作铜身镀金,让她下葬,她有大功,功在千秋。”
“诺!”旁边的护卫领命之后退离二十步外。
昭阳笑了:“太后果真睿智。”
“是老叔叔一句话点醒了我,这文熹有大功,她替本宫将宝刀开刃,只是这宝刀何是出鞘,本宫还在犹豫。”
“保我楚国一代?”
昭阳提出了要求,他清楚想阻止秦国攻楚是绝对不可能的。
秦一统天下的决心已经写在脸上,但凡是有点眼光的人都能看到这一点,亲自到过咸阳数次的昭阳公更是看的清楚。
秦十年不攻,却布局西南、西、西北,为什么?
不就是在积累国力,准备大争天下。
宣太后没有接话,因为这个承诺她不敢给,一统天下这个思想已经让整个秦国拧成一股绳,秦国的赢氏公族、秦国旧贵族、列国投靠的新贵、军方、商人、连同秦国的普通小民都在为这个目标而拼搏。
留楚?
宣太后不敢答应,在秦国这架战车面前,纵然是她都不敢挡下一统天下的步伐。
昭阳公没再催问,只是说道:“关于时机,看似大定之时。”
宣太后眼睛一亮,她懂了,原本她就有些想法但不成熟,被昭阳公这么一点,她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利刃出鞘的时机她把握住了。
昭阳公又补充了一句:“秦十年不攻之约,秦国肯定不会自己打破,秦国眼下就如同一只猛虎,正在积蓄力量,绝对不会匆忙出战。所以,我楚国愿意以三百里土地,来换秦国的友谊,保我楚国一代安稳。”
“以后呢?”
“儿孙自有儿孙褔,我也快要死了,顾不了太远。”
宣太后思考片刻后说道:“我也是楚人。”
昭阳点了点头:“对,芈是楚国王姓,是自家人。但你也是秦国太后。”
宣太后也说道:“当今秦王后,叶阳也是楚人。”
叶后是熊氏,芈姓之下,熊、景、昭、屈皆是熊国王姓,公族。
昭阳转了一圈,伸手指着这洛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