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三国之少年帝王> 第三百九十五章 秋试

第三百九十五章 秋试(1 / 3)

在经过一轮轮谋算后。

荆州的事。

终于告一段落了。

刘辩拿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蒯良、蒯越二人,也开始为朝廷做事。

刘辩救了他们的家人,几乎是绑到了一起。

他们怎么敢有所忤逆?

至于在荆州的家业,能丢就丢了。

只要命在,他们相信能再赚回来。

刘辩对于手下,可是很大方的。

战争也打不起来了。

刘辩开始着手一件事。

那就科举!

这件事可是念叨很久了。

而且,现在是建安元年,不干一场大事怎么行。

科举就是最佳的选择。

“准备进行秋试吧。”刘辩命令道。

所谓秋试,就是进行第一轮选拔。

想要参加科举的人这么多。

必须剔除一部分人。

秋试的目的就在于此。

朝堂上,刘辩宣布此事的时候。

百官都沸腾了。

毕竟这不是一件小事。

而是打破传统的大事件!

在以前,想要当官,必须要举“孝廉”之类的。

也就是察举制。

由当地官员推举一些年轻的后辈,或者德高望重之人。

主观的影响最大!

也就是说,当官的想选谁,就选谁。

为了名声,一些官员还会经过仔细挑选。

大多数都是看人情。

怎么说呢,与你交好的世家,拜托你提携一下族中子弟。

你能不答应?

为了自己家族的未来,也必须要这个人情啊。

不然以后谁会推荐族中子弟?

自己推举?

要避嫌的。

就是你推我,我推你。

到处都是世家人情。

和普通寒门没什么关系。

除非遇到了真正的贵人。

只不过这个概率非常小。

寒门,难有出头之日。

科举就不同了。

大家一起考试。

不问出身。

只要优秀,就可以出头。

至于世家子弟的学习环境比较好,怪不得朝廷。

谁让你家的祖宗不努力,当不了官。

没有绝对公平。

只要相对公平,就是进步了。

科举就是如此。

“秋试,直接在县一级开始选拔,一个月后,到郡里选拔。”

“每个郡,挑选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