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三国之少年帝王> 第八百四十一章 追捕

第八百四十一章 追捕(1 / 3)

汉中的情报战正在进行中。

扬州众将却遇到了一个难题,那就是对刘繇余孽的抓捕。

一般人倒也还好,抓了就抓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笮融就不同了,他笃信佛教,为佛教的传扬,立下了莫大的功勋。

徐州、扬州很多寺庙,都是他出资建造的。

这些寺庙在民间有很大的影响力。

身处乱世之中,百姓总希望有一个精神寄托。

佛教、道教恰好弥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因此,各种教派崛起非常迅速,笮融抓住机会,搭了顺风车。

在他的苦心经营下,他在江淮地区,有着崇高的威望。

刘繇兵败吐血而亡后,笮融就开始假死逃遁,企图隐姓埋名,逃过一劫。

可惜他还是低估了朝廷的力量,以及刘辩整治扬州的决心。

在一次次扫荡中,笮融的显露了踪迹,被官兵发现。

遗憾的是,抓捕的工作,并不顺利。

有太多的人,为笮融打掩护。

历史上也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义士”,季布就是最好的例子。

现在,朝廷将笮融视为叛逆,可是一些受过他恩惠的百姓,纷纷藏匿他的行踪,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与朝廷大军抗衡。

后来惊动了太史慈,他领军包围了村庄,与村民对峙。

结果还是不了了之。

太史慈在文书中说,百姓刚烈,誓死保护笮融。

为了避免和百姓冲突,他暂停了搜查。

刘辩都能感受到其中的憋屈,禁卫军军令如山,太史慈不可能违反军令扰民。

这就给了笮融可趁之机。

“奉孝,你说说看,这件事怎么处置?”刘辩头疼道。

笮融是一定要抓的,否则留下这么一个祸害,迟早会出问题。

“陛下,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笮融肯定离开了,不可能束手就擒的。”郭嘉长叹一声。

也就是说,太史慈的包围,没有了意义。

“命子义收兵吧,不要让百姓继续误会。”刘辩无奈地道。

其实这些都是小事情,手下人自己处理就可以了。

这件事的麻烦在于佛教的存在。

要是刘辩真的得罪了和尚,倒是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伤害,不过流言蜚语肯定无法避免。

世家、和尚、道家等等,都是掌控文字的存在,玩弄起来防不胜防。

如果能够根治,刘辩不介意动刀子,现在还真没有办法阻止佛教的传播,除非不断地、连续地杀人。

“陛下,笮融与佛教缘深,肯定藏匿在寺庙中。”郭嘉又提出了新的线索。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