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三国之少年帝王> 第九百零七章 事态发酵

第九百零七章 事态发酵(1 / 3)

朝廷与汉中的关系,越来越紧张。

张鲁调兵遣将,任何一个小动作,都瞒不过刘辩。

源源不断的情报从汉中传递出来,刘辩喟然长叹。

终究还是走到这一步了!

张鲁的行为,无疑是想要反抗朝廷,不服从朝廷的调配、安排。

刘辩提前通知张鲁一声,就已经对得起他了。

否则直接起兵攻打汉中,对朝廷岂不是更加有利?

“张鲁做了一个错误的决定,朕会让明白,什么叫后悔。”

刘辩在朝堂上勃然大怒,群臣战战兢兢。

生怕怒火降临到他们身上!

唯有庞统站了出来,实事求是道:

“陛下,张鲁在汉中深得人心,若是贸然进攻,他一定会裹挟民意,与朝廷抗衡。”

这一点才是最难对付的!

朝廷不可能对平民出手,他们是大汉的基石。

更何况,刘辩是讨伐大军的统帅,不管人是不是他杀的,都会算在他的头上。

哪怕没有人敢明面提出来,暗地里还是会有各种声音。

刘辩掌控大汉以后,并没有大肆弘扬儒家思想,只是作为统治的手段在利用。

然而,大汉并不缺少腐儒,若是他们一头撞死在皇宫前,刘辩的名声也就臭了。

刘辩自己可以不在乎,可是作为臣子,庞统必须做到未雨绸缪。

这也是臣子们存在的意义!

哪怕不能决策,好歹能够查漏补缺吧?

否则这臣子当得也太失望了。

“若是张鲁让平民上战场,朕不会心慈手软。”

刘辩回答得斩钉截铁,丝毫没有犹豫。

既然拿起武器,上了战场。

那就不是平民个了!

对于有威胁的敌人,刘辩不会让禁卫军饶他们一命。

禁卫军的惜命,在刘辩看来,更加地珍贵。

可惜刘辩的话,还是触怒了一些大臣。

他们正尽力地隐忍。

“陛下,百姓是大汉的根本。”王允莫名其妙提了一句。

刘辩没有否认,甚至非常认同。

“拿起武器反抗朝廷,就不是百姓了,而是逆贼!”

王允瞬间不知道如何反驳!

对刘辩亮出刀剑,还是良民吗?

哪个朝代的良民,会想着干掉朝廷?干掉一名雄才大略的皇帝?

都吃饱了撑的吧!

刘辩对于拿起武器反抗的人,零容忍。

当然,他们也有投降的机会。

投降者,可以免死,但在交战的时候上,一步都不能退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