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江南等地百姓的穷苦现状。
从草原过来的臣民皆能读懂报纸,至于京师的普通百姓,则是有各处茶楼、说书场所进行传播。
与此同时,新的报纸也会在京师以外各地的互助会传播,由大夏朝廷指派的专员进行督学教育,以开民智。
再加上有草原等地涌入的开化国民,很容易就能把新的新潮传递到中原北部。
像这般把所有社会层面摊开来讲的风气,是数千年来从未有过
此时,京师的西北部,宣大府。
此处离草原最近。
同时临近河套平原,在夏国多年的渗透耕耘工作下,也基本上第一时间将土地给分配了下去。
光是原先八大商的田地就能安顿宣府近三成的百姓,再加上利用新的先进生产工具,从河套引入了经过选种的土豆等作物,今年的丰收已经是可以预见。
哪怕是灾情未过,依然是能够过个好年,百姓们行走在路上可见的脸上是多了血色,再也没有见到陆舟刚来时的惨状。
宣大的百姓得以安心劳作,少有叛乱的事情发生。
此时,宣府城外,在尚未修整完毕的官道上,有一支浩大的车队,从西北面奔袭而来。
浩浩荡荡。
十几辆车架周边,是数百民的宫侍从,除此以外,车队的前后也各有两千余人的护卫队。
新月身着凤装,正坐在一辆宽大的马车内,怀里抱着皇儿,左右两名宫女侍奉着。
而更远处,大皇子陆彰则是坐在车门边上,一身华丽的明黄衣袍,遥望远方。
陆彰这几年皆是养在宫廷,小小年纪竟是要学习各类繁杂礼仪,特别是当陆舟入了中原之后,作为天可汗的长子,受到的关注可就是更多了。
并且,这两年河套诸多有朝臣和使者,明里暗里往陆彰的府邸上送礼巴结,可全部都被新月给亲自驱逐了
“母后,此处就是中原?
似乎要比草原穷苦多了?”
陆彰探出小脑袋。
不过是七八岁的年龄,可神态上是要成熟许多,语气间顿挫有序,礼教极佳。
看来是陆舟想要亲民式快乐培养的方案没有办法实施了。
在陆舟离去这几年,身为天可汗长子,陆彰每日受到的都是顶尖教育。
不仅是要熟悉礼制,通晓过去的典籍,还得不断补充新的科学知识
如果这次陆彰前去京师获得册封,这几乎就会是历史上压力最大的一任太子爷
“中原定然是要比草原富庶,只因为你父皇,不然草原每年都得饿死许多人。
就像以前在陆庄的时候”
新月开口说起了曾经陆庄崛起时的艰辛,陆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