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节(1 / 6)

明夏频繁出入总公司,连原本大家以为会给明夏做手脚的言裕都尽心尽力的毫无保留的对明夏倾囊相授,简直比明崇州这个亲爹都还要尽责。

这架势怎么看着就是明崇州跟言裕两个男人倾尽全力的要将明夏拱上明氏下任掌权者的位置啊。

这种情况下,谁还敢对明夏稍有敷衍拖拉?

简直是恨不得扑到明夏脚下求抱大腿的节奏,明夏但凡交代点什么事儿,下面的人办事效率绝对能提高至少二十个百分点。

言裕发现这个事儿也没介意,反倒有意为之的让一项项的决策指令更多的从明夏这里发出去。

既然这些人能用二十分钟的事做完一个小时的事,那就让他们继续保持这种积极正面的劲头吧,这样哪怕多保持十几二十天,也能为明氏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很好的一件事。

墙头草其实有时候也是一种很明显的风向标,现在他们往明夏那边倒,说明已经有大部分的人开始慢慢有了明夏将成为他们下一任领导人的意识。

有这种意识挺好的,至少以后明夏接手明氏受到的阻力将会大大减少。

当然,明夏这里最大的阻力,或许会是来自股东们。

这个就是性别歧视方面的问题了,职场上很多人下意识的就会认定女性注定比不上男性,不过这个到时候有他跟明崇州垫着,倒是不会出太大问题。

既然明夏开始成长起来,言裕这边也决定不再拖延继续读研的步伐,作为中文系年年魁首,奖学金一次不落下的四连冠,言裕自然能够直接保研,直升本校研究生。

越往后专业就分得越细致,言裕这次只准备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中国古代文学专业。

自从为了写《大明赵捕头》深读过几本对古代生活社会的剖析大部头之后,言裕觉得古代文学很有趣,且下一部也准备尝试写大唐题材的,最近有空都在读关于大唐的各种研究资料。

上辈子言裕专注的是现当代文学,混的学术圈也是这个圈子,独立着书甚至参与过部分教材改编。

原本来到这里以后言裕也是准备完全走以前的路子,毕竟有过一次经历了,走起来轻松又清闲,就有更多的时间让他去提前享受养老生活了。

不过意外开始写之后,言裕曾经迫切追求平淡安稳的心思渐渐淡了,他开始尝试不同的生活,虽然学东西学得太快导致他从学习中几乎无法获取成就感与满足感,可是现在他发现有的东西也不是学习过程中才能获得快乐的。

学会后再慢慢的深入探索发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东西,那种快乐就好似小孩在沙滩挖宝藏一样。

你得到铲子跟其他工具只是刚开了个头,利用这些工具继续进行下一步,下一步完成了还能再继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