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俩回了家,王老太显然是早就知道了这事,没有什么不答应的——这几天能省下两个人的口粮, 为啥不许去?
不过, 风凉话照例还是要说几句的:“刘家的都是聪明人哎!苗儿小的时候不知道来松松土施施肥,眼看着要割麦子了, 这就跑出来了!你和高爱国处对象的事儿现在乡里都传遍了?”
王春枝自然知道王老太是在挑拨离间, 一声也不吭地就带着妹儿回房准备衣服包袱去了。
“带哪几套衣服好呢?姥她们也是, 不说清楚住几天!”王春枝把箱子里的衣服翻来捡去, 有些苦恼。
程冬至却是把王老太的话听进去了, 问王春枝:“姐, 姥她们以前为啥没来接你?”
“有啥好接的, 王家人啥样儿你又不是不知道, 大伯娘和四婶儿家之前也来过人, 后来就不来了, 谁愿意兴兴头头过来看冷脸子?”王春枝倒是不怎么在乎这个。
可程冬至心里还是有了疙瘩。难道外孙女儿过得好不好比面子还重要吗?
不过转念想想,这事儿也不好随意下评论, 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衷, 说不定那刘家自己也过得捉襟见肘的, 当然没有余力照顾外孙女。既然对方这次主动接她们过去,有了接触的机会,大概也能感觉出是什么样的人了。
王春枝左挑右捡,总算把去刘家村的衣服都给收拾好了,还顺手带上了一些日用品。出房间的时候,王老太的眼睛不住地往两人的包袱上瞅,王春枝主动把包袱放在了椅子上:“奶要不要打开看看?没拿王家的一针一线过去,都是咱们姐妹俩的一点破衣服!”
王老太斜了斜眼:“爱带啥带啥,我管不着!哪怕你把这家也给搬空了呢?刘家的人,向来有这个根儿!”
王春枝不想和王老太吵架而耽误了回姥家,便罕见地没有说啥,冷笑一声带着妹儿扬长而去了。
两人拐了个弯儿到了太婆家里,在王家不过是收拾她们自己要用的东西,打算带去刘家的见面礼还是要在这里准。
太婆一直不曾闲着,在家里编织了许多篮子篓子筐子。王春枝挑了个结实的筐子出来,把前不久晒的各色菜干包了几包放进去,又放了一小篮鸡蛋。
程冬至看看,觉得筐子不是很满。她想到她们姐妹俩要吃姥家好几天,刘金玲对她们俩也很不错,就主动建议道:“姐,要不把刚刚换的那只鸡也给带过去?放在家里也费米。”
王春枝断然拒绝:“姥家那么多人,这一只鸡够谁吃的?我让太婆先一起养着,等你回来了再给你熬汤。”
程冬至十分感动大姐对她的偏爱,便另外出了个主意:“要不把淮海哥之前送来的那啥炸糖糕拿几包进去?他送太多了,放着也是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