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节(3 / 5)

咱们给边上挖个深点儿的沟,别叫它们的根连过来了。”

“成!那这些咋办?”

“先不用管,咱们把今年要种的两亩地边上守好就得了,这些有空就过来割一割,正好喂猪!其他地方长了的,就当是肥地。”

“行!”

割草的事情交给了蔡鹏程的两个弟弟,俩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摊派上了这个活儿后高兴得飞起,天天背着大背篓去地里割草。这个时候能吃的果子还没结出来,可酸甜根儿可以吃了呀!拔一根出来在衣服上擦擦就送进嘴里,酸得浑身一打颤,后劲儿又甜得直眯眼!

其他人则分成了三波:一波负责把秋冬做的那些笼子窝棚按照程冬至说的法子零散地放进野草堆里,另一波整地——把靠木屋那一带最近的两亩地给收拾出来,该除草的除草,该松土地松土。为了这个,程冬至还弄回了一头耕牛和一些半机械化的农具。就这样,嗷嗷等着吃草的嘴又多了一张,但也不费事儿。反正都是喂,喂多少不是喂呢?

除了这个,程冬至还带回来了满满一大车绿苗苗,看着十分可爱,就是不知道是啥玩意儿。

宋二马算是除了阿则以外最有种地经验的人了,他仔细地端详了一会儿后,点点头:“我也看不出来是啥!”

大家呿了他一声,笑嘻嘻地问阿则这是什么。

阿则看了看:“好像是红薯苗,我也不太确定。”

程冬至十分惊讶:“黑牛庄那边也种红薯吗?”

“不种,我在书上看到过红薯苗的彩色照片,觉得有些像。”

“你啥时候看这种书的?”程冬至更惊讶了。

“忘记了,很久以前无意间翻到的。”

程冬至下意识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可又咂摸不出来到底是哪里不对,便只好放下了。

阿则本来就聪明,看过一眼就记得不也很正常嘛!

程冬至夸奖了阿则一番,告诉大家:“这个的确是红薯,可不是一般的红薯。”

蔡鹏程很适时地接话:“那,是哪里不一般呢?”

“这个叫黄金薯,颜色是偏金色的,和外头的红薯不一样。除了色儿漂亮,更重要的是这个耐旱,肯长,还不咋招虫子,亩产量也不错,种起来可省心了!”

宋二马十分羡慕:“这么好!大姐你打哪儿弄来这么个宝贝的?”

“你猜!”程冬至不太方便回答这个问题。

阿则却也问了:“这个其他地方有吗?”

程冬至摇摇头:“暂时没有,是个野生品种,前不久才发现的,正好叫我碰上了。”

“要不要让淮海带到农业局那边去?”

程冬至懂他的意思:“这事儿没那么简单,到时候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