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之处的。
剩下的金赤鳞不需腌渍,直接用毛汤淖熟入味,取一汤碗,捞出摆放碗中,另起锅,入清汤,汤沸后,撇去浮沫,滴葱椒酒,加盐,上好酱油调味,倒入装赤鳞鱼的汤碗中,再配一小碗的姜醋和一碟胡椒粉一起上桌,口味任客添加。
汤鲜美肉滑嫩,恰到好处。
一鱼两吃,配上泡发好的松莪干炖的泰山大公鸡,然后打开一壶琥珀色的泰山黄酒,秋日凉亭之下,一边吃鱼饮酒一边赏这秋日山湖之色。
确实非常惬意。
“锦绣山河啊!”
李世民举杯望湖山,眼中满是不舍。
“怀良,朕只怕撑不到新年了。”
“陛下春秋鼎盛,龙体安康,怎出此不祥之语?”
李世民笑笑,“你看朕现在这个样子,像五十岁不到的人吗?朕看起来比那些七十岁的老人都不如了,行将就木,土已经埋到脖颈了。朕也没什么好瞒你的,朕这身子,现在全靠各种汤药、补品甚至是丹丸在吊着,谁也不知道哪刻一口气就喘不上来了。”
秦琅细细打量皇帝,发现皇帝的气色确实非常差,而且听他的呼吸也是相当的不好。
“朕也折腾了好些年了,如今也渐渐想开了,反正也折腾不动了,干脆就懒得折腾了。”
这些年皇帝一边以锻炼太子之名放手朝政,一边却又到处寻仙访道服丹修炼,至于说医药这些,皇帝早就放弃多年了。
皇帝也经历了不甘心,到最终无奈的放弃。
这十来年,皇帝被折磨的不轻。
“朕这泰山龙泉行宫如何?”
秦琅回答很不错,虽然匆匆上山,没来的及细看,但印象不错,各处细节也挺好。
皇帝这些年喜欢到处游幸,也很喜欢修建行宫,从修大明宫开始,到重修隋朝的仁寿宫改名九成宫,此后再重修洛阳宫,以及修上阳行宫等,李世民这些年修的宫殿,其实并不比那位被喷惨的杨广少。
据史载,杨广除了营建东都之外,大小行宫修了四十余处。
但李世民这些年修的宫殿,却一点不比杨广少。
大明宫和洛阳宫,那都是规模宏大,早远超隋朝的大兴和洛阳两座正宫了,而长春宫、上阳宫、九成宫、紫微宫、汤泉宫(骊山清华宫)、襄城宫、玉华宫、飞山宫等一座接一座。
大的行宫根本就是一座城,小的行宫也相当于一座堡。
每座行宫几乎都耗费很大,但出人意料的是,李世民这些年一座接一座行宫的修,却从没有闹出过什么事来。
“这座龙泉宫自贞观十七年开始营建,到今年方全部完工,前后费时三年多,耗费数百万贯钱。”
李世民一边吃着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