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贞观俗人> 第1265章 武才人

第1265章 武才人(2 / 4)

寿,估计他跟太子的关系也不可避免的还会扭屈,但恰因为皇帝身体不好,所以这位天可汗跟承乾的关系近些年其实挺好。

他不明白,为何如今李世民却又各种挑承乾的毛病,甚至说的如此不堪。

在秦琅看来,承乾自然是不如李世民的。

李世民有统兵打仗的天赋,年纪轻轻就为大唐打下半壁江山,但更难能可贵的不是这个,而是李世民的身上,有非常强的人格魅力。

这份魅力其实就是礼下于人,宽厚部下,能听的进劝谏,懂妥协退让,他不是那种强硬到底的皇帝,李世民有时也会表现出比较狭隘的一面,但在帝王中,李世民已经属于难得的好皇帝了。

而这些,恰是一个优秀帝王必不可少的魅力。

但李世民却觉得承乾恰缺少这些,就如之前承乾当着李世民的面,瞧不起马周说他昏庸糊涂,公然说秦琅心怀二心谋反一样。

甚至承乾对自己的亲舅舅长孙无忌也没什么感情,对舅公高士廉更是寡薄。

对东宫的杜正伦于志宁这些重要官员,也相处并不融洽,虽然李世民认为君臣之间并不是一定要成为朋友,但要当一个好皇帝,与一些臣子发展出超一般的友谊关系,也是必须的。

就算是皇帝,也得有一个核心的圈子。

而且这个圈子,必须得是真正的辅国能臣们,而不能是凭一些喜爱而凑在一起的什么近臣内侍。

李世民不止一次的亲自教导过承乾,帝王并不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也需要懂得权谋,知进退,懂妥协。可他观察承乾,承乾却是那种刚愎自用的性子,是个自负的家伙,如今有他在还好,若是将来他不在了,估计没有人能再压的住承乾的这种性子。

一个不懂的妥协的君王,极有可能成为一个暴君。

“陛下,臣觉得晋王李治年少,既无治国之经验才能,更无继承大唐的政治基础。”

秦琅也很直接。

“人无完人,太子殿下也许性格上确实有些缺陷,但太子殿下生在太极宫承乾殿中,没有陛下这样的人生经验,性格自然会有所不同,可臣要说,不论是李泰还是李恪还是李治,他们无疑都远不如太子殿下,换个人,只会更差。”

李世民沉默。

良久,他才缓缓道,“朕又何尝不知道这些,可朕想的是,李治性子纯朴,看似有些懦弱,但如果有忠直良臣辅政,那么垂拱而治,对大唐而言并不是坏事,可能还更好。”

皇帝言下之意,李治只要子承父业,无为而治,以如今大唐蒸蒸日上的国力,那么就算李治再无能,他也闯不出什么祸来。但李承乾不同,承乾的性子刚愎自用,他不是李治那样的人。

承乾当了这么多年的太子,又监国这么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