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历史小说>贞观俗人> 第1343章 交换

第1343章 交换(3 / 4)

能保证这些甘蔗及时的加工提炼,也能保持质量,更能保证在上游产业的话语权,不过被原料供给商卡脖子。

相比起种甘蔗需要大量的土地和人工,榨糖厂这块就要相对轻松些。

而对林邑来说,这当然也是好事,种植甘蔗能够给百姓带来更多的收入,建榨糖厂,也是保证甘蔗种植的收益。

甚至林邑朝廷,还能在这些环节中增加税收,确实是互赢的局面。

“其实你们还可以种棉花,棉花的需求如今也是越来越大,丝绸的话,吕宋现在是没能力供应给你们,但是棉布却是可以的,只要你们能够种植棉花,到时便可以用棉花来换棉布份额。”

棉布正成为新兴的一种纺织品,在中原大唐越来越受欢迎,成为继丝、麻之后的第三大纺织品,尤其是对于如今的大唐来说,打下了辽东、朝鲜,征服了奚契、漠南等地后,冬天寒冷,需要更多的棉被棉袄棉鞋等,不仅是驻守的边军需要,迁移的边民也更需要。

市场前景广阔,需要极高。

而就算对南方来说,棉布也是不错的纺织品。

秦家攻关了棉花的脱籽、纺织方面的一些难题后,棉纺的收益大增,秦家也成了推动棉花种植、纺织的大赢家。

在丝绸这方面,秦家竞争不过朝廷,也争不过一些老牌的世家豪门,更别说苏杭湖等地早形成的巨大产业规模,所以秦家在吕宋主搞棉花产业,更换赛道,引领风骚。

“没问题。”

林邑这些年的改革也是很成功的,女王复国后,全面紧跟大唐,深入改革,如今号称小中华,工商兴盛,经济发达,堪称南洋一霸,过去远强过他们的真腊,如今也不敢轻易的碰林邑。

林邑背靠中原,国力日盛,女王的威望自然也是十分强的,女王在位的时间也长,林邑内部安稳,各方面都是很强的。

本身借着海上丝路,发展海贸,这些年甚至吸引了许多大唐的贵族豪强海商们过去投资,成了许多唐商们的避税天堂,尤其是一些中原受限制的产业,纷纷跑到林邑搞,比如说采矿,铜器加工等等。

不过林邑虽然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却也有一些先天不足之地,比如说他们其实缺少一些过硬的技术,比如在手工制造业等方面,就没有什么拿的出手的东西,造船啊冶炼等等,基本上都是买买买。

他们比倭国强一些的地方在于,他们不仅有不错的资源出售,比如说香料啊木材啊矿产啊,还守着大唐海上南下的重要贸易航线,做中转贸易等,也是稳稳的收益的。

这方面其实也是大唐有意限制导至的结果,比如说造船、冶铁、纺织等产业,朝廷对他们技术限制很严格,连瓷器、陶器啊这些产业,也是一直限制的,目的也很简单,让林邑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