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他当然是大喜过望的。
不过立刻,他就又反应过来了,皇上是怎么知道的?那刘公岛离京师这么远,是除非是提前给皇帝传了消息,要不然这个距离,皇上不可能知道的,又不是有顺风耳!
这么想着,他再一次确定,皇上还掌握着另外一支力量,或者还是厂卫,刺探消息的能力,至少要比他李若琏所知都要高明得多。更为关键的是,传递消息的手段诡异,让人无从探知。
想到这里,李若琏心中更是凛然,对皇帝的敬畏,便又多了一分。
崇祯皇帝却没想他心中一下想了那么多,只是笑呵呵地对他说道:“伍忠此人,劳苦功高,哪怕建虏收买,却又坚持气节,朕心甚慰!卿之识人之明,朕亦欣慰。”
李若琏又听得迷糊,就伍忠那样被掠去辽东,还能被建虏收买?
不过他心中疑惑,表面却很谦虚,同时自然也是高兴的。
崇祯皇帝也不再废话,接着便开始给他布置任务了。
不用说,崇祯皇帝之所以能了解到这些消息,当然是通过关注伍忠身上的甲级窃听种子所传回的消息。
原来,伍忠在登上刘公岛之后,先是阻止了手下对于刘公岛百姓的屠杀灭口,理由是大清和明国江南商人通商,以后说不定会经常到这里落脚,如果眼下就杀人的话,搞不好明国这边会注意这边,不利于通商。
就这,崇祯皇帝就觉得伍忠基本上不会变节,且对伍忠有了信心,而后又继续看下去。
随后,就在伍忠的安排下,高价补给了两艘船的航行必需。同时,他借口嘴巴淡出鸟来,就在岛上刘姓族长家高价钱大吃一顿。在这中间,他找了个单独和族长说话的机会,明确交代这个族长,等他们一离开,就立刻前去官府,让他们转达给锦衣卫指挥使,说伍忠回来了,会在海州休整一段时间。
虽然他没有明说,让这个刘姓族长一脸懵逼,可崇祯皇帝却是知道,伍忠根本没有变节,只是一回到陆地,就在想方设法地想联系锦衣卫指挥使,就足以证明这点了。
得到这个关键的信息,崇祯皇帝大喜之余,才立刻秘密召见李若琏的。
没过多久,李若琏便带着兴奋之色,匆匆离开武英殿,赶回锦衣卫衙门,召集早已点名了的一群锦衣卫精锐,立刻离开京师,快马加鞭赶去海州了。
…………
海州,这个时候并不大,也不算繁华,毕竟大明为开海路,南来北往,不管是货还是人,都是走运河。
伍忠一行人两艘船到这里之后,一艘船停在外面的竹岛,只是藏有金银珠宝的船到了海州而已。
随着船只缓缓靠上码头,听着码头上嘈杂的乡音,嗯,虽然口音不同,可全都是官话,入眼的全是大明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