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叫宁树人,前些日子是带领镇上的孩子去参加文华学院一年四次的招生,由于路途遥远,老人体力不支才摔倒在地。这里的村民对他这个外来的孩子都很和气,孩子们也经常会找他一起玩耍,沈渊难得体会了一下凡界孩子家的童年。
“老镇长,老镇长,天大的好消息,老王家那个天柱小娃子通脉啦,哈哈哈哈”易大师高兴的跑过来报告。
老镇长正拿着一把泛黄破旧的小镜子,对着镜子梳理自己那流顺的胡子。“当真?以他15岁的年级就成功通脉,这是我们隐龙村从未有过的事啊,快带我去看看。”
校武场,一众十多岁的孩子都在挥拳,扎马步,感悟真气流动,沈渊在颇为认真在修习,看了下老镇长笑不拢嘴的捋着胡子,他也不禁有几分欢喜。
宁树人高兴的对易大师说道:“想必下次文华学院招生,王天柱必然不会落榜。”
易大师也嘿嘿的笑道:“这是自然啊。”
老镇长看到了沈渊又问道:“朝歌那个小娃子怎么样?”
易大师回道:“体魄确实很壮实,但一直感悟不到真气,不能通脉,也可能天赋都在医术上面。”
老镇长捋了捋胡子:“这小娃子救过我的命,下次招生带他一起去,我去找我那侄子说说,让他跟天柱一起入学。”
易大师也有些高兴的说道:“宁远在文华学院也是个内门弟子,据说下次招生他也会前来,他说话肯定管用,只不过老镇长你不是一直不屑于走后门的吗”
老镇长悠悠然说道:“是啊,但我总感觉这孩子不是池中鱼。”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沈渊每天都很用心的修行,也并没有因为自己没有通脉而忧愁,个子倒是高了不少。虽说年龄小了很多,也经常同天柱等小孩子去山上抓一些小动物、草药。村子里的人们也很喜欢这个聪颖的孩子,时间一晃,很快就到了文华学院年度最后一次招生的时间。
老镇长和易大师带着孩子们又一次出发,沈渊有些担心宁树人的身体:“老镇长,要不还是易大师带我们前往,您就别去了把。”
宁树人哈哈笑道:“你之前还说过我长命百岁呢,这点路又算得什么,能看到你们这群孩子中有人加入文华学院我是最高兴不过的,再远的路我也能走。”
文华学院这次招生的领队是核心弟子盛婉琪,乃是院长的孙女,年方十六就有弱水境界修为。众人一看都楞了眼睛,沈渊也不由得看过去:浅色罗裙缭姿镶银丝边际,水芙色纱带曼佻腰际,着了一件紫罗兰色彩绘长裙。微含着笑意,睫毛纤长而浓密,如蒲扇一般微微翘起,如玉的耳垂上带着淡蓝的缨络坠,缨络轻盈,随着微风都能慢慢舞动。沈渊内心腹诽:倒也是个美人坯子,照比我家洛阳可差得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