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婶做主,把前一天没舍得吃完的兔肉装了一半,又拿了些菜包子、腊肉一并放到篮子里,让他带上。
“走亲戚,总不能太寒碜了,免得让人笑话。”
叶凡嫌重,更嫌麻烦,“我亲姐,又不是别人。”
“不仅笑话你,也得笑话三娘子,说她不被娘家重视!”
好吧,这话实实在在地戳中了叶凡的软肋。
于是,他只得怀里抱着兔子窝,胳膊上挎着沉甸甸的篮子,背上还背着十来包菌袋,就这么坐着牛车到了江边。
上船的时候,他一个人就占了三个人的地方。
叶凡有点不好意思,掏出筐里的柿饼分给大家。
别管认识不认识的,都十分热情,不仅主动给他让位置,下船的时候还帮他拎筐。
叶凡既欣喜又感动,心道,这古代人就是淳朴,尤其是榆树庄的。
到了关家,叶凡特意把这话同叶三姐说了。
叶三姐听完,扑哧一笑,“村里人确实热心,但也不会如此上赶着,说到底是想巴结你。”
叶凡眨眨眼,“我有什么好巴结的?”
叶三姐瞄了眼门后的柳条筐,她早看见了,里面装着菌袋,叶凡原本放在了院中,关大郎特意拎到了屋子里。
“你还不知道吧,这菌子如今在这十里八乡可是出了大名——若不是里正那里发了话,不知道得有多少人上门找你讨要。”
叶凡愣了愣,里正?谁呀?
第43章三更
【你在闹,他在笑】
叶三姐朝窑洞外面努努嘴,“那不就是么!”
叶凡看着院子里“咣咣”劈柴的关大郎,一时没反应过来。
正纳闷,只见一个年轻汉子笑嘻嘻地跑过来,手里端着个竹盖帘。
“里正,听说叶小郎来咱村了,这是我娘让我送来的,刚烙出来的榆芽儿饼,还热乎着,给小郎尝尝。”
关大郎虎下脸,“你家那么富裕么?饼子一年才能烙几回,留着自个儿吃!”
“又不是给你的,我拿给嫂子去。”
汉子进了屋,见了叶凡脸上的笑明显拘谨了些,取而代之的是恭敬。
叶三姐笑笑,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又用家里的干菜、鹅蛋做了回礼。
汉子死活不收,却拗不过三姐,只得万般不好意思地走了——本是来送礼的,却得了更好的东西,回家八成得挨一顿骂!
不,这不是重点。
叶凡注意到,他叫关大郎“里正”。
叶三姐抿着嘴笑,“可不就是么,刚上任没两天,说的第一个规矩就是不许大伙去咱家讨菌种,不知道多少人背地里骂他呢!”